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3月《小康▪财智》
  栏目:财智观察
中国应率先退出经济刺激政策

★文 /周其仁

  短期的刺激政策也许必不可少,但是不能把这个看成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一个基础。
  走向2049的中国是由无数的问题组成的,往哪个方向去,解决哪个问题,肯定决定着不同的2049的中国。当下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世界各国在刺激政策上怎么退出,要不要退出,以及政策退出后企业资金该流向何处?
  率先复苏应率先退出
  总是有人问一个问题,现在是不是退出的恰当时期?我说,从中国的情况看,是应该退出。理由,我以前提出过两条:第一,中国的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经保证了8%以上的经济增长,既然第一个复苏,当然有理由第一个退出。第二个理由,在中国的经济刺激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刺激政策的一些代价,主要是大量货币的发放,对市场物价的整个形势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还有一条理由,对于经济到底怎么发展,应该有一些更深层的看法。所谓刺激政策,就是政府在短期内,用负债、用扩大的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都是在需求这一侧采取的短期办法。根据经验来看,它也只有短期的效果。因为我们不能相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腾飞,都是靠多供应货币、靠政府多负债就可以获得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个基础。所以,我们认为,根据目前的经济情况,中国应该非常主动地实行有步骤的、坚定的退出政策,让这个经济回到一个可靠的增长的基础上来。
  退出要和一些进入组合起来,因为大家担心,现在巨大的经济增长是靠政府下放的投入在支撑,一旦退出,这个速度还会保证吗?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向,不是说由于担心政府退出,经济速度就会下滑,所以政府要继续保持高强度的刺激,也就是说,高额的负债和过量的货币。我认为,正确的解决办法是让经济回到能够持续增长的可靠基础上来,最重要的是供给一方进行结构性的改革,所以退出和进入要组合。政府的负债、过量的货币供应要退出,坚决有步骤地退出,但是结构性的改革要进入,要加快。特别是由于全球应对金融危机,似乎形成了一个全球的舆论,市场出了问题,政府来救。现在看起来,政府的救也不会免费,美国、欧盟,更不要说日本,某种层面也包括中国。
  为了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政府这一侧的经济政策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像美国的财政赤字这么大,占GDP的10%以上。而当年欧洲国家在加入欧盟是有协定的,财政赤字占GDP比例是有控制的,但现在很多欧洲国家都很远地离开了这个原则。
  所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使了很大的力量,人类的下一个危机可能就是财政性的危机,像最近土耳其发生的事件;还有我们在达沃斯开会,还听到有一些欧洲国家要发生类似的麻烦。我想这个经济发展问题,还是要回到根本的方面来。
  消费拉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到底靠什么来支持经济增长?我想这个道理还是很简单的——就是要在供给这一侧,动员更多的人,更积极地刺激市场需求,从事有效的生产,这是经济增长的根本。短期的刺激政策也许必不可免,但是不能把这个看成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一个基础,这中间的政策不能混淆。如果混淆,2049年的中国很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面貌。中国过去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指出两条历史经验。1980年代的中国,当时有一个所谓的跃进,财政赤字是抬头的,货币也是超发的,但是1980年以后中国很快进行了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这个改革是实质地改变了经济活动当中的基本关系,重新界定了普通人的财产权利,界定了普通人、地方、企业活动的自由空间,这激发了一部分供给的增加。所以1980年的财政、货币的不太正常被改革消化掉了。
  第二个例子,1997年,中国的经济遇到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那一年为了对付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中国政府也采用了扩大开支,加大政府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财政变量、财政赤字、货币供应方面也出现了短时间的不正常、不健康情况。但是1997、1998年以后,中国除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启动了改革,特别是对庞大的占有大量资源的国有企业体系进行了改革,对金融体系进行了改革,对政府垄断的大产业部门进行了适度的开放,特别是通过WTO的签订,中国扩大了对外开放,增加了全世界资本、信息、技术、人才和中国资源的组合。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3-11


2010年01月(《小康▪财智》)


2010年02月(《小康▪财智》)


2010年03月(《小康▪财智》)


2010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