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12月《小康》
  栏目:国际
里斯本条约后的欧盟新面孔

★文 /本刊记者 张旭

  所有成员国完成签署《里斯本条约》后,欧盟期待已久的改革即将展开
  “拼图上的最后一片就位——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已在批约文件上签字,通往《里斯本条约》道路上的终极障碍就此被清除。”2009年11月3日,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瑞典在该国主席任期的工作网站上发布了这条新闻。
  “克劳斯的签字使长期存在于欧盟内部的一个热点问题得以解决,并为一个更加民主、透明、高效的欧盟开启了大门”,新闻引用了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的这句评语,话里传达的是对《里斯本条约》终成正果的欣慰,话外透露的,却是对过去几年间欧洲一体化事业波折频生的感慨。
  批约之路,举步维艰
  2007年12月13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首脑在时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签署了《里斯本条约》。当天的BBC新闻就此评论道,“条约实际上是《欧盟宪法条约》的‘瘦身版’,不过名字听起来更加温和而已。”
  2004年10月,欧盟成员国共同签署了一部《欧盟宪法条约》,以期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虽然被欧盟的政治家们寄予厚望,但是当2005年5、6月间,法国、荷兰两国举行公投时,这部“宪法”却遭到了否决,“欧宪”因此胎死腹中。
  这个结果倒也并不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很多研究欧洲问题的专家相信,这份就连他们也不能完全读懂、充满各类专业词汇且枯燥乏味的文件,根本无法为普通投票者所理解;而“宪法”这个带有侵夺各国主权意味的名称又触动了不少欧洲人的民族主义神经;此外,欧洲民众对精英政治的不信任,也使他们惯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政策。
  “欧宪”受挫使欧洲的政治家意识到,欧盟国家为推进政治合作而让渡主权的意愿实际上并未达到他们期待的程度,所以“欧宪”至少应在形式上有所改变。因此,当旨在取代“欧宪”的“里约”问世时,人们发现,原来“欧宪”中一切带有宪法意味的表述以及关于欧盟“盟旗”、“盟歌”等富于超国家象征色彩的规定皆被删除,且“里约”的文字表述显然比“欧宪”更加平实易懂。另外,从“宪法”降格为普通的“条约”也使得“里约”在绝大多数国家只需经议会批准即可通过,而不必再经历全民公决。
  爱尔兰,却不在这绝大多数国家之列。根据爱尔兰法律,即使这样一部条约也需要全民公决,而“里约”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恰恰就发生在这个国家。
  2008年6月,爱尔兰以53.4%对46.6%的投票结果否决了“里约”,“里约”的获批前景骤然黯淡。从欧盟中获益最多的爱尔兰却最先否决了“里约”,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纽约时报》一篇报道对此解释道,“投票结果表明爱尔兰人对欧盟怀有深深的恐惧。许多爱尔兰人认为欧盟是一个离自己非常遥远、缺乏民主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剥夺小国立法与自决权力的组织。”除了对欧盟价值的深刻怀疑,爱尔兰人还担心“里约”通过后,东欧国家的低素质劳动力会大量涌入爱尔兰,从而搅乱国家经济;反对“里约”最坚决的爱尔兰新芬党则大肆宣扬“里约”与爱尔兰反堕胎的社会文化及天主教教义存在矛盾。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12-04


2009年01月(《小康》)


2009年02月(《小康》)


2009年03月(《小康》)


2009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