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10月《小康▪财智》
  栏目:理财
老物件催热新投资

★文 /《小康·财智》记者 晁珊珊

  煤油灯、铁皮暖壶、“百灵”收音机,姑娘玩的羊拐、小伙子穿的“大地”牌风衣……时间凝固在记忆家中的这些老物件上,生出了摇钱树。
  李飞最近的生意不好做。
  10多年前就开始在潘家园市场倒卖老物件的李飞,现在虽然已经自己有了一家像样的店面,也有了固定的客源,但是这些日子他却总也睡不好觉。
  去北京城里的老四合院收购旧货,到北京周边的村儿里成批量地购买各家各户淘汰的老物件……在一般人眼中,李飞不太像个古玩店老板,甚至也不像个旧货商,倒像个风尘仆仆的“破烂王”。
  “最近很难再收来过去的老物件了,现在人们也都知道这些东西好,我们几乎很难像以前那么容易就买到了”。李飞回忆起奥运会前北京大拆迁时候自己生意的盛况不禁喜形于色,“那时候的生意好做,每天到拆迁户家里能拉上好几车……”
  从没人要的破烂到炙手可热、人人争抢的“文物”,那些不值钱的清末粗布大袍、民国留声机、建国初期的破茶缸、“文革”时候的毛主席语录,甚至80年代的黑白电视机、90年代的双缸洗衣机……这些印记在几代人昔日回忆里的庸常器物已经变得越来越“昂贵”。
  人人都爱老物件
  “你看,那个摆在柜子上正方形的表,是上发条的。小时候我们家也有一个。还是我爸到上海出差带回来的,是那个时候的流行货。那个黑白电视机,14英寸的那个,当时我妈攒了好几年的钱才买到一个,一到晚上,全胡同的人都到我们院去看,特别热闹……”家住地安门54岁的罗展英女士一边看一边兴奋地和爱人交流。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的“城市记忆——百姓之家”展厅中的这些老物件,让本来寂静的博物馆变得“热闹”起来。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个展厅是首博最受欢迎的展厅之一,因为感兴趣的观众数量很大,超出了博物馆的接待能力,前来参观的市民都是提前电话预定的。与其他展厅不一样的是,像罗女士和她爱人一样,到这个展厅来参观的观众特别喜欢交流。
  这批来自朝阳文化馆13年收藏的展品,从收购到接受捐赠,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件,就这样在朝阳文化馆安了家。这些能让每个人在忆旧时流连忘返的老物件,是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一手操办起来的。
  沈琳英在2006年朝阳区文化馆成立“老物件工作坊”的时候就在这里负责了,每天守着这些老物件写博客、接受老百姓的捐赠、整理和保护这些老物件,沈琳英能够讲出每一个老物件背后的动人故事。
  因为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曾在每个人家中留存痕迹的老物件,受众人群非常广泛,除了受到博物馆和收藏家青睐,也是普通大众争相购买、寄存回忆的“宝贝”。
  老物件的含金量
  老物件收藏家赵庆伟对记者说:“目前在老物件的界定上还没有官方的定义,在拍卖的时候基本被归纳到杂项领域。”诸如一些贵族使用的老物件在拍卖中已经创下了纪录:2005年纽约佳士得推出“小有洞天——J&J鼻烟壶珍藏”专拍,其中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西洋人物图鼻烟壶以相当于人民币550万元价格成交,成为迄今为止鼻烟壶拍卖的最高价。而2006年故宫博物院展出的一座皇室用品“铜镀金乐箱鹧鸪钟”,价值150万美元。诸如此类的玉扳指、紫砂壶和一些清末、民国的贵族器物,在拍卖中都创出了高价。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10-27


2009年01月(《小康▪财智》)


2009年02月(《小康▪财智》)


2009年03月(《小康▪财智》)


2009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