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05月《小康▪财智》
  栏目:财智观察
并购重组热潮背后

★文 /《小康·财智》记者 刘彦华

  “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
  人们在肯定并购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出现了另一种担忧,即是否会造成“国进民退”的格局,导致改革的倒退。这种担忧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一、政策层面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要扶持大企业、支持并购重组,但是这几个主要行业的龙头老大多数为国有企业,扶持大企业自然是更多地扶持国有企业;二、融资支持层面看,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自然更多地倾向于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并购贷款也主要流向国有企业;三、从实践层面看,最近国内所发生的并购重组主要是大企业并购小企业,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布局上的一些进退。
  然而,武常岐表示并不担心这种情况。并购重组一直都存在,只是角度不同。在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时,中国进行的是国企转制,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这些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必然需要被民营企业所收购,这也是一种并购,表现为“国退民进”,现在这个过程在主要行业内已基本完成。如今的问题是,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恶化,致使一些经营不善、竞争力弱的企业在这次危机的冲击下出现经营困难,这类企业被并购重组,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可以促进经济更有效率地运行,是良性的调整。
  “被并购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武常岐这样对《小康·财智》记者说。当外部环境恶化,自身经营困难时,有其他企业愿意出资并购,这对企业自身的资产重组和继续存活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另外,“并购重组并不能完全阻碍新的竞争者出现。”武常岐称,只要有市场机会,就会出现新的竞争者,并购本身并不能排除竞争,当然个别企业可能会定制一些门槛,增加新竞争者进入该市场的难度。
  提高成功率仍是个问题
  在学术界,并购重组一直都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议的话题,一般并购成功率只有30%左右,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企业热衷于并购重组?有人称,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以及主观意愿分别对应着本轮并购重组热潮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因而,有理由相信本轮并购效果应该显著好于以往,也极有可能产生具备国际竟争力的大型企业。武常岐从管理学角度做出了解释,人都会犯错误,但是如果预期成功后收益比较大,虽然失败率比较高,人们也依然愿意进行并购。目前导致中国企业并购失败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定价问题、并购后资源整合问题以及企业文化融合等,怎样提高并购成功率,仍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影响此次并购重组热潮效果的因素中,有一个新的因素引起人们的关注,即政府的强势影响力。无论是在产业振兴规划的论述中,还是在并购实践操作中,都凸显了政府的强势影响力,人们不免担心,过多的行政安排会影响这次并购重组的效果。
  这轮并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行政主导的并购行为,主要是央企之间的并购整合,早在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初,央企总数为196家,6年后的今天,央企总数已减至138家。按照既定规划,到2010年底减少至80~100家,这意味着今明两年时间内至少要再减少38家。另一种则是由市场调节的并购行为,多数的并购重组活动是由市场机制推动的,但是现实中不能排除其中具有行政安排的成分。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05-22


2009年01月(《小康▪财智》)


2009年02月(《小康▪财智》)


2009年03月(《小康▪财智》)


2009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