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入选的这两种文化消费绝对不便宜,个人进修培训动辄几千上万,而留学所费更是数以10万计,这样的高消费在金融危机中依然坚持如初,仿佛令人费解。但一位学者指出,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需求,教育培训行业在整个大环境中应该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
尤其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中国,颇有不进则退的意味。
从国内教育培训行业来看,目前也确实还没发现有什么影响。但企业培训部门在短期内会受到一定冲击。企业往往都会在危机时压缩对员工的培训,企业培训市场因此受到冲击。
娱乐本来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金融危机的折磨下,人们更加需要放松。因此,网游动漫这样的行业热度超前,坐在家里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就可以通过上网玩游戏,或者看动漫片排遣心情,打发时间,可谓“物美价廉”。这样的大众娱乐自然也成为人们吃饭穿暖之后难以割舍的伙伴。
作为典型的虚拟经济,网游产业本小而利大,赚得金银满屋的网游企业个个成绩骄人,在资本市场上也表现出足够的慷慨大方,几乎所有的中国网游上市企业,都在资本市场上大量回购自己的股票,展示了实力,向人们证实了,无论金融危机如何,网游企业都包里有钱心不慌。
链接
一,个人教育市场———具有反周期性特性
金融危机来了,大量失业人员乃至危机感增强的在职人员选择学习和深造,教育行业这一反经济周期的特性,对于一些技能性、职业性教育机构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利好。以普遍受到冲击的IT行业为例,虽然销售受阻,但是与教育相关的设备的销量却有增无减。不过要注意的是,这并不包括企业培训市场。企业往往都会在危机时压缩对员工的培训,企业培训市场因此受到冲击。
二,网游——“口红行业”危机中尤其风光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下,网游这种廉价的非必须品堪称典型的口红产业。尤其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网络上便宜甚至免费的游戏成为人们放松精神的首选。网游在中国发展到今天,可以用今年时髦的词汇“不差钱”来形容。无论是以直接收费为赢利模式的游戏还是打着免费的旗号依靠虚拟用品实现高额利润的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
三,留学市场——需求火爆,底气最足
随着人民币升值,留学英美澳等国家的费用平均减少了三分之一,留学不再被视为难以实现的贵族消费。最迟在2007年,留学市场就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时代。
牛年的开门大吉可以证实这一判断,本应是留学淡季的一二月份,形势却比以往五六月份的旺季还要好。留学市场在中国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旺盛的需求让那些留学机构底气十足。
四,原创动漫市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蝴蝶
美国日本韩国等动漫强国的经验证明,传统制造业利用动漫形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谓事半功倍。正是缘于动漫产业的这种蝴蝶效应,中国各级政府无不一路绿灯并拿出真金白银全力扶持动漫行业。在这种类似温室的大环境下,动漫行业不仅不受危机的冲击,日后一路凯歌也可期待。
五,快餐——离不开的大众消费抵抗力强
快餐是适应普通老百姓需求的日常消费,在餐饮行业一向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小,在金融危机面前也显示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据了解,包括真功夫等在内的多家快餐企业受益于金融危机下低廉的房租价格计划趁势扩张,为日后上市作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