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02月《小康▪财智》
  栏目:财智人物
企业转型之术

★文 /《小康·财智》记者 范颖华

  转型意味着产品的高附加值,技术的升级,企业的更多效益与利润,但转型也同样意味着放弃令人难以割舍的已有市场份额,轻车熟路的技术与营销策略。事实上,转型比拼的始终是哪一位企业家能把目光看的再远些。
  陈全生到过比亚迪四次。
  第一次去是好奇,后几次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深深地被这个企业所吸引”。
  陈目前的身份是国务院参事,作为原国务院研究室工业交通贸易研究司司长,他曾经长期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和企业改革及管理工作,当年,“非公经济36条”起草时,陈全生是起草小组组长。
  但是,在比亚迪深圳工厂里看到的一切,还是让颇为见过世面的陈全生吓了一跳:与生产规模相当的日本企业2000人相比,比亚迪是24000人。工人中4000个男孩子,20000个女孩子。人力资源部就设在厂门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名这样脸上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进进出出。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陈全生告诉《小康·财智》记者,“日本企业全部都是自动化,都是机械手、机械人这些东西,只需有2000名工人。但比亚迪是把整个生产过程区分,弄了19个工段,凡是能用人力的就用人力,凡是用人力影响质量的一律自动化。由此它的电池成本1块钱,日本企业则是5至6块钱。”
  事后,当陈全生问及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为什么想转型搞汽车?”王传福回答说,已经在电池行业没有什么闯荡的意义了。“全世界的电池行业太小,已经做到了头。”
  技术,还是人海战术?
  王传福说这些话时是有底气的。
  比亚迪股份创立于1995年,由20多人规模起步,短短十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IT及电子零部件的世界级制造企业。2003年比亚迪跻身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目前,比亚迪镍电池、手机锂电池市场占有率均为世界第一。
  谈到当初的跨行业转型,王传福告诉《小康·财智》记者,“当我们在电池和IT领域离巅峰越来越近的时候,势必会出现一个天花板,所以我们把目光描向了更广阔、更肥沃的汽车行业。”
  在王传福看来,比亚迪在传统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并且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所以我们相信汽车领域对于比亚迪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另外,汽车制造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传统弱项,我们认为做汽车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如果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汽车做好了就能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国家减轻更多的压力。”王传福说。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02-17


2009年01月(《小康▪财智》)


2009年02月(《小康▪财智》)


2009年03月(《小康▪财智》)


2009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