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02月《小康》
  栏目:地球村
金融危机时,留学美国是场竞赛

★文 /《小康》记者 于莉娟

  其实,不只是本科,甚至中学也是这样。1月11日,三个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真是累坏了,因为一整天,他们都在帮助他们的母校面试中国学生,一个学生面试20分钟,每一个人要面试30个学生。筋疲力尽的美国人不由得向学生家长感叹,去年一共只有不到30人来面试,而今年是90人,增加得太快了。
  但是,你知道录取比例吗?那只是一个小型的私立学校,一个年级100来个人,插班的学生最多招一二十人,北京顶多三五个,却有90个人在竞争。
  事实上,中国学生录取比例低的现象不是今天才有的。在美国很多学校,录取率如果只有9%,已经算全世界录取率最低的了,然而,中国学生申请美国顶尖的名校,实际上录取率比这个低得多。
  2007年时,耶鲁大学招生办主任曾经向高燕定透露说,按护照来分,到2006年底,一年申请耶鲁大学的中国学生有600人。但是耶鲁只录取10~12个中国学生,即2%的录取率!这与通常的最低录取率9~10%相比还要低得多。而今年的形势更加严峻,“我想以后竞争会越来越厉害。因为大家越来越希望到外面去接受教育,这部分是自然增长”。高燕定认为。
  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让这一形势更加严峻,金融危机可能会使更多的人集中在这个时候去读本科。因为通常情况下,美国学生高中毕业之后并不是马上上大学而是停学一年,可能去打工,先获取一些经验;可能去旅行,环游世界;也可能去做公益。但这些活动在今天都已经不是容易的事,想打工的不好找工作,想旅游的资金不足,做公益往往也需要自己出费用。因此,他们最好的选择都是直接去上大学,反正早晚要上。上大学的人数多了,大学招生的名额就更紧了。
  而经济危机导致的失业,也让读研究生的学生增多。在众多被裁的员工当中,选择读研进修的人并不罕见。MBA、法学院是不会有奖学金的,从来都是靠自己的钱,趁着难得的“假期”充电是个明智的选择,因此今年申请到美国留学的竞争会加大。
  金融危机来了,更要赴美留学
  “美国教育对中国的重要性,相当于中国制造对美国的重要性”。徐小平非常得意于自己如此准确地给赴美留学下的定义,并认为自己这一概念会影响未来二三年的留学市场。
  “美国最便宜的鞋袜到最昂贵的鞋袜,从最便宜的MP3到最贵的IPHONE,全是中国制造的。所以,中国制造是为美国,那么美国教育应该为中国。如果说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美国教育就是物有所值”。徐小平认为。
  但徐小平这些类似中国机会论的观点,似乎并没有完全被中国人所采纳。官方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家庭去年有6万人到美国留学。但是中国能够承担得起去美国读书的起码有60万人。“剩下的54万人还没有意识到美国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徐小平的观点是有依据的。
  一位马来西亚教育参赞日前透露,马来西亚一年到美国留学的人数有十五六万到二十万人,然而,马来西亚总人口才几千万。
  而新西兰这个200万人口的国家,最高峰的时期在美国留学的学生达到二到四万人,几乎占到新西兰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在以上参照中,徐小平认为打上几个对折之后,最少也要有10万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才像样。
  “只有达到这个规模才符合‘中美国’这个概念。既然中美经济密不可分,教育也应如此”。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02-19


2009年01月(《小康》)


2009年02月(《小康》)


2009年03月(《小康》)


2009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