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12月《小康》
  栏目:文化
幽默的高超

★文 /李静

  现代汉语的“幽默”,是林语堂先生以现成的古词,对英文“humour”所作的音译,有“风趣”、“诙谐”等意。古词“幽默”大概最早见于屈原的《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系“寂静无声”之意。屈原创作《怀沙》时,正当 “怀抱沙石以自沉”的前夕,那心情是与humour毫不沾边的。但林语堂仍以“幽默”译“humour”,缘由是:“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话不同。”
  “humour”的古拉丁语原型humeurs一词,系医学用语,意思是“体液、情绪”。在十六世纪末的欧洲,“体液”一词颇为时髦且语义含混,多强调体液混合物的不稳定和不规则因素。在英国,“humour”则获得了古怪、怪癖、举止乖张之意。琼森是首位把“滑稽”怪癖与“幽默”进行语义联姻的剧作家,创立了 “癖性喜剧”。这一幽默与笑的联姻,开辟了“幽默”的新时代。如今我们所领略的幽默,其成分中仍活跃着怪癖、夸张、不规则的意味。而sense of humour作为英国教养所传授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演化为一种折衷的基本条件,英国人的整个生活也因此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二十世纪以来,“幽默”开始成为中国人的哲学问题。五四先贤因饱受皇权礼教的窒息,所以十分明了:幽默乃是人类智慧、自由和仁慈皆有余裕的产物,同时它也孵育和反哺它们。一个美妙的双向循环。正因如此,才要输入幽默的空气,以图改变这个民族专制蒙昧的精神结构。林语堂先生说得恳切:幽默的机能“与其说是物质上的,还不如说是化学上的。它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和经验的根本组织。我们须默认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
  西式的幽默便是这样被作为礼教的敌人而引进国门的。于是现代中国有了鲁迅式的幽默,然而它沉郁有余,轻逸不足;有了老舍式的幽默,然而它失之油滑,不够质朴;有了钱锺书式的幽默,然而它流于尖刻,不见暖意……幽默在中国真正的成熟,是在当代作家王小波身上——他把笑与绝望、智慧与荒谬的对立共存表现得如此酣畅,堪为马克·吐温的精神嫡裔。
  如果“幽默”能够说话,我猜她宁愿声称自己是一种艺术和人生的态度与趣味。她敏感于世界无可解救的对立、不谐与荒谬,却超然地报以谑笑与同情的双重感情。幽默家的超然绝非由于他不在此境遇之中,相反,他深陷其中且深味其苦,但却仍能跳出局外,诱使他人发出微笑。这种哲学式的超脱正是幽默的高超之处。她不可被我们指望去直接改变人类的处境,却能够在人类意识的漫长的化学反应中,发生难以觉察的效能,化解愚蠢的暴行。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12-19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