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11月《小康》
  栏目:聊斋
益州陷阱

★文 /陈抗行

  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
  结合刘备入蜀消灭刘璋势力并占据益州的故事,对理解“益州陷阱”这个概念或许有些帮助:领土快速扩张,却导致了治理的弱化——委托治理者或是产生了离心倾向,或是不遵循既定原则,最后导致系统崩溃。
  刘备入蜀的战略规划,始见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对此草案,后世有不少非议。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方案是:第一步占领荆州、益州;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毛泽东曾点评说: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
  毛泽东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
  当然,考察这套方案出炉的时代背景,诸葛亮事实上也是无奈之极。辅佐一个后起的政治领袖,在领土控制丧失先机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抢先占领曹魏、孙吴政权尚未完全得手的荆州、益州等地,似是安身的唯一选择。长期的军事对峙中,需要稳定的后方,便于经济治理和财力积累。
  但毛泽东指出的隐患确实存在,剖析《隆中对》中的策略,最大问题莫过于诸葛亮、刘备等人在不经意之中落入了“益州陷阱”:刘备势力中的精锐力量进入了益州,政治中心(即权力中枢)转移到了益州。而从益州发出的指令,难以保证对荆州的影响,何况荆州的治理者是关羽,一个无论在性格上还是能力上都有重大缺陷的人。
  诸葛亮在草庐中拟定的方案过于理想化。从经济对抗角度来看,刘备势力也只有占有上述两地,才有资本与魏、吴对垒。然而对可能的变数缺乏成算和对策:占领荆、益两地,也正是曹操和孙权的意愿——因此,远离政治中心的那一块区域,就成了鞭长莫及之处。无论从经济动员角度,还是从军事动员、后勤补给角度出发,远离权利中枢,就意味着整体的游离:若刘备及其精锐势力留在荆州,则孙权无机会夺回荆州,而曹操则可乘虚而入川蜀;反之,则势必给孙权制造机会。
  孙权也面临着类似的选择困惑:自其占领荆州之后,吴国的领地即形成荆州、扬州两个中心,孙权建都,也在武昌、建业两地徘徊不定。孙权最后选择了建业,而荆州之地则委托鲁肃、吕蒙、陆逊治理——后世在建业立都的东晋王朝,亦采取了这样的控制模式。但从人口、经济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则显然是建业优于荆州,荆州优于益州,这与中国历史以中原区域为中心向外扩展、开发的顺序是一致的。这个时候益州人口仍然十分稀少;荆州虽处战乱的敏感地带,但基础尚在;而建业地区,已多年承平,人口滋长,并被形容为“龙盘虎踞”之地。
  风水学的说法固然能迷惑一时,但从经济治理角度来看,将最富庶的区域置于伸手可及的位置,也未尝不是一种考虑:因为这样的治理手臂最短,政令在传递中不容易扭曲走样,也利于监控,更能保障“利出一孔”。
  而失去荆州后的蜀汉政权从此就一蹶不振。尽管有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但根本上已无力挽回国势。这从所拥有人口数量的对比上就可以看出——人口不仅意味着军事动员力,也同时意味着税源、资源动员力。
  据史书记载,公元263年(即魏灭蜀的那一年),蜀国人口94万人,“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总计不到110万人;而魏国人口为443万人;吴国灭亡时(公元前280年)有230万人,兵23万,吏3.2万,总计不超过260万。(皇甫谧《帝王世纪》)
  当然,有不少人口是被隐瞒了。结合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的描述: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战乱时代,能统计到的人口数字虽然不够准确,但却能准确体现割据势力的征税水平——“无所逃于天地”的控制原则,是尤其适用于对人口、资源争夺的年代的。
  回到蜀汉的现实,刘备和他的继承人以及跨越两代的具体政策制定者诸葛亮,无可避免地落入了资源匮乏的“益州陷阱”里去了:蜀汉的资源匮乏还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说的就是这个事实。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11-17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