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11月《小康》
  栏目:封面故事
陈群:精神乃小康之本

★文 /《小康》记者 杜娟

  为亚当·斯密鸣不平
  《小康》:西方传统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到经济全球化,基本指向是资本、市场及物欲,以符合“人的本性”为宗旨,形成“财富”价值观,历来被奉为全球性意识形态的“人性基础”,支撑着整个西方文明和第二现代化大厦。但这座大厦却越来越让人远离幸福感。您如何看这一问题?
  陈群:传统经济学,历来以“人性自私”为生物学基础,造成资本主义“最符合人性”的神话。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利己推理”意义上的逻辑体系。整个20世纪,经济学家们不断完善这一体系。我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们也信奉这一套。但是,现代经济学体系的致命的弱点是,其逻辑前提——只信奉“人性自私”,否认“人性利他”的一面,以至建立在“利己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幸福观”,一直流传至今。21世纪,现代脑科学打破了这种平庸状态,标志是脑科学最前沿,发现了大脑中“幸福中枢”的3大发现:一叫镜像神经元,二叫颞上沟,三叫11号染色体,三者共同证明了“利他行为”能产生最大幸福感!
  脑科学的新发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也为重新评价传统经济学开辟了新思路。亚当·斯密被视为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他一直被宣传为“以利己主义”建立经济学的典范。这个在20世纪之前被视为“不可动摇的理论”,在21世纪受到了致命的挑战。
  现代人对亚当·斯密不公正在于,往往只记住了他“利己主义”的一面,却忘记了他“道德主义”的另一面。他一生写了两本重要著作,一本是《国富论》,另一本是《道德情操论》。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主要讨论了“人的自利行为”,并“从自利行为出发论证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而《道德情操论》却被人“遗忘”或“忽略”了。最近10多年来,西方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才重新掀起研究《道德情操论》热潮。其实,亚当·斯密认为同情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禀赋。重要的是我们的制度设计如何将这种自利心和同情心导向一个美好的社会。
  “小康之本”真谛何在?
  《小康》:在您看来,小康之本究竟是什么?
  陈群:“小康之本”无非是回答这类问题:“人生”应怎样度过?应怎样才算幸福?“彼岸”究竟是什么?从而回答“人本”难题:更多的是物欲,还是精神?
  今人笃信物欲,一是本性确有贪婪存在。有说上帝就是这样造人的,说对了一半,因为大自然并不赞成此信条。人类大犯天怒,已经遭报应了。二是人类有个先天不足,即不由自主的“趋同性”和“盲目性”。常常忽视深层潜规则——精神很容易被“塑造”。唐代妇女“以肥为美”,谁会用大量金钱去减肥?先驱者以为理想献身为幸福,谁会贪恋财富?……相反,当把社会理解为“经济至上”,把人的精神塑造成“唯财是举”的时候,也很容易以此为天经地义的小康观。  
  何为“小康之本”?若是欲望,则欲望无边,最终无路;若是“财富”,则财富有限,永远争斗。我以为,最大限度丰富人的精神,才是社会唯一可行的发展方向。古人说“大同”,今人盼“小康”,资本迷“私有”,马氏论“共产”……其实最高明的还是马克思,既有“物质极大丰富”,也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符合人本精神。若把“人本”视为“欲本”,恰恰是剑走偏锋!真正的“小康之本”,当是“满足物质需求,崇尚精神富有”——即“第三现代化精神”,这是我提倡的。

 
编辑:翎翾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11-11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