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11月《小康》
  栏目:小康指数
专家学者观点

★文 /《小康》编辑部 摄影/李漠 晴子 茧子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朱立新:
  一个成功的休闲场馆能够聚集人气、吸引持续客流,把城市打造成了充满人气的文化娱乐中心,并极大丰富了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和文化品位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给整座城市乃至国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与休闲学系主任 卢元镇:
  土地问题是中国经济最敏感的问题。高尔夫成为贫富差距的社会标志,在社会出现动荡的时候,足以成为一种口实,足以酿成事端。文化类型的冲突对高尔夫球产生的偏见,意识形态的差异对高消费生活方式的抵触,社会腐败的产对高尔夫的怪罪,都对高尔夫球在中国的落地形成离心力。于是,中国的政治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对高尔夫球的抵制。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员 闫万军:
  随着运动健身在我国成为一种时尚和热潮,健身俱乐部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各俱乐部纷纷努力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运动康复与治疗已成为俱乐部未来发展的新业务。许多客户走进俱乐部,目的就是寻求自身慢性病的康复,或者有些客户目的就是寻找一种轻松、健康的氛围,以改善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
  
  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王进:
  在社会体系中,同一性影响社会互动的形式,作用于个体的体育休闲价值观。另外,由于体育休闲的发生是在社会体系中进行的,社会的互动结果增强个体对休闲机会的认知,当休闲机会的认知度增加时,人民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估就会提高。
  
  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赵臣:
  体育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普遍认为,人的休闲行为是一种追求享受的心理趋向,因而它与生活满意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休闲的行为主要激发于内在的动力,强化享受和满足的体验,促进心理满意的自我评估,因此它能提高生活满意度。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任慧:
  随着奥运经济后续效应的不断展开,休闲体育产业必将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伴随居民闲暇时间的拉长,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和体验式消费需求的增强,休闲体育消费也将成为城市居民的新宠。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讲师 杨晓晨:
  我国的体育休闲行业在日益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不断发展,国内休闲市场环境日益完善,目前国内本土企业与国外休闲体育组织相比,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不能做到项目创新,提供的休闲服务价值链低下,这意味着国内体育休闲组织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刘慧梅:
  一座城市如果想要打造为“运动休闲”之城,其居民首先必须喜爱运动休闲,整座城市居民的运动休闲氛围对“运动休闲”之城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只有了解当地居民参与休闲的动机和制约因素以后,才能有针对性地促进他们休闲行为参与。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明德:
  休闲是人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既然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人们在生活中对不同休闲的选择就会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所以借助人们对休闲的需求,而形成的休闲产业和上述旅游业一样,是一个边际界限模糊的产业。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展与旅游学院教授 姚昆遗:
  休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休闲已经不仅是一种个体生活状态,一种观念,更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产业,这样,大众化休闲时代逐渐到来。国外有一种说法,进入休闲经济时代,人民的消费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将与休闲有关。
  
  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 黄细嘉:
  乡村休闲尽管尚处于自发的萌芽状态,但其彰显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已展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不失为一个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尤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切入载体。然而,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从乡村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进行探索,很少站在乡村休闲产业的角度来研究,视角稍显宽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 王婉飞:
  通过建立乡村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和发展乡村分时度假,有利于信息资源的交流和特色品牌的推出。通过建立区域协作的乡村旅游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达到淡旺季供求平衡,开辟农民新的就业门路,增加农民家庭收入,打造新型乡村旅游品牌。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 周永广:
  出于保护大运河遗产的目的,众多城市也是千里运河的“复古”“仿古”大战,静态的历史恢复较多,创意较少;国内沿运城市的景观和风貌日趋同质化,大运河变得“神散形乱”。
  
  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教授 程勇:
  休闲是一种“自由活动”,休闲时代是人民“普遍有闲”的时代,生命不再只有经济学意义,而是可以享受和欣赏的。休闲时代也意味着休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休闲的各个环节都被纳入市场,服从经济运行的游戏规则,休闲产业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形成休闲经济,这是休闲在当代才呈现出来的面相。
  
  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孔令宏: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都有休闲的思想与实践。儒家关注社会生活的伦理与政治,是一种入世的学说。佛教关注人的超越性的彼岸世界,是一种出世的宗教。它所谈的理论与方法与休闲有质的不同。相比之下,道家及其继承者道教与现代意义上的休闲更为接近。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教授 魏向东:
  晚明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旅游活动最为兴盛的时期,而且也是休闲旅游最为活跃的时期。社会思潮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求适的人生态度与休闲旅游行为的普遍,可为今天休闲旅游的健康发展带来积极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刘彦顺:
  经济活动的实质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快感,是为了满足人的感性需要的,在这一角度,审美活动与经济活动恰恰是本质的一致,而不是一种偶然的结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於贤德:
  休闲产业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休闲活动的经济特性的认识,高度重视个体生命在暂时摆脱劳作的基础上,获得生命的调适和滋润是人的基本要求以及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向消费者提出全方位、高质量、有特色的服务,产业只有依靠这样的“投入”,才能最后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产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郑: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休闲”不仅仅是“不事劳作”,而且是一种放松的、摆脱了自己或被他人设计和控制的生活方式。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在“休闲”中得以自由地绽放异彩,人的身心的愉悦和享受,也在“休闲”中得到充分地实现。
  
  天津财经大学体育训练部讲师 梁强:
  生态休闲以生态美为对象,通过休闲主体欣赏生态艺术美,感知自然生态美和营造人工生态美,使休闲主题在参与充满生命力以及和谐美的生态系统过程中,达到提升个性生态素质的目的。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玲玲:
  休闲教育,是个体终生的、持续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均可获得充足的休闲信息和自由选择多样化休闲活动的机会,进而去评估自我的休闲需求、训练休闲技能、增进休闲认知、改变休闲态度、积蓄休闲能力,最后达到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目标。
  
  浙江教育学院教授 德村志成(日本)
  快速的经济发展之后,日本整个社会开始进入了高龄化时代,但同时所谓的休闲时代也随之到来。喜爱休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而休闲产业也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发展迅速,其结果也对日本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贡献。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11-05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