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7月《小康》
  栏目:封面故事
浏阳:一个南方农业市的产粮生态

★文 /策划:本刊编辑部

  “前年我还只种着185亩土地,今年我估计能种上500亩地。”刘国斌不是在幻想,至今还有不愿种地的农户,将土地交到了刘国斌手中。
  “我们可以算笔账,要种粮食,先平整土地,再加上种子、农资、人工加在一起成本就超过600元,而一亩地的收益按现在的粮价算也就900多元,这样还剩下多少?如果一家只有3亩5亩地,他一年收入能有多少?”刘国斌不觉得别人不种地有什么问题,“这是一笔很容易算过来的经济账,出去一个月打工就能挣3000块钱呢。”
  2007年4月9日,刘国斌联合其他11户农户成立了浏阳市龙港农机服务合作社,他本人任理事长,参加者都是本镇各村的种粮大户,合作社除完成自己的耕种任务外,还负责附近几个村的耕地翻肥、施耕、种植、收割等任务。
  现在,合作社成员已经发展到了34户,其中300亩以上的大户有3家,100亩以上的也达到了10户。在这个合作社里的农户,平均年收入有3、4万元。
  2007年8月,龙港合作社跟湖南省隆平龙伏种粮专业合作社签定了协议,成为后者的配套基地,从此走上订单粮食生产的道路,由后者提供良种及技术支援,在稻谷成熟后,后者还会以高于国家收购价20-25%的价格回收。
  生产前景是好的,但是刘国斌也并不是没有怨言。首先一条就是成本涨幅太高。“尿素涨了30%,钾肥整整涨了一倍。劳动力的价格也涨了,去年我请了三个零工,每个人一天25元。如果把大机械整笔投入计算在外,那么人工在我每亩田的成本里占了75%,而现在的情况,今年30、40元可能都请不到人。”
  还有一个则是心理上的不平衡。“我去年评了个全国种粮大户,但是也就拿了张荣誉证书,其它什么东西都没有,我也不是要奖金什么的,也不是多要补贴,但是我想总应该和那些抛荒不种田的不一样吧?”
  龙伏镇镇政府农办主任聂光辉替刘国斌把所谓的“不平衡”解释得更清晰:目前国家规定的应该给农民的补贴,在实践中有时到不了真正种粮的人手中。
  现在种粮的农民越来越少,整个龙伏镇超过40%的农民已经成为职业农民工,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下,土地流转是一个很大的困境,不种粮的农民把以自己名义承包的土地“租”给大户们,大户们以每亩地一定数量粮食按粮价折算为货币作为租金。
  土地流转并不是买卖,也不是承包权的变更,如果把农业补贴给了实际种粮的大户,绝大部分原来的承包户不同意,它们宁愿不要这个补贴,也不愿意流转土地,不愿意自己名下的补贴到了别人手里。但是如果补贴给了那些根本没有种地的承包户,那么就造成了很大的不公平。“事实上,现在刘国斌还是在作出一定牺牲。他种着地,但很多补贴到不了他手里。”
  作为产粮大户,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植保机、起垄机、开沟机、铲土机等等大型机械一应俱全,刘国斌总投入超过了35万元。“机械化,能出效益。比如有了大型机械,再有两个劳力帮忙,一天可以平整土地80亩,如果有三个劳力,可以达到100亩;但是如果没有机械,散户们完全人工处理,那一天顶多弄个5、6亩。”
  但是,发展机械化则也面临着一个政策落实问题。聂光辉举了个例子:购买一台植保机,国家给予补贴的型号、品牌、卖4000多元,除掉国家补给农民的部分,农民自己要掏3000多元,但是类似功能的另一个品牌型号的植保机在市场上只需要2000多元。这里的问题就很严重,国家拿出很多钱来补给农民,但是农民实际上却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多掏了钱,除非不要这笔补贴。“补贴要想办法补到实处。”

 
编辑:翎翾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6-27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