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7月《小康》
  栏目:读者来信
200807期 读者俱乐部

★文 /《小康》编辑部

  中国明天会更好!
  
  汶川地震过去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中国人证明了自己。越是大的灾难,越是对人的考验,也是对民族、对国家的一个巨大考验。汶川地震震级之高,烈度之强,破坏如此之大,是极为罕见的。而人民如此之坚强,民族如此之团结,领导之得力,也同时写下了历史的崭新篇章。正如总理所说,多难兴邦! 大地震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中华民族的精神则在灾难的撞击中迸发出无比灿烂的华光。随着救灾行动的不断展开,每一个国民越来越感受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非常时刻产生的力量。平和生活中的积淀、理解,在危机和考验中进一步锻造和升华。相信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中共嘉祥县委书记 贺永红
  
  
  
  把灾区重建为国家试验区
  
  为了点亮生者的希望,温暖逝者的灵魂, 我建议运用战略性思维、国际化视野,对灾区重建作出综合配套的政策设计,把灾区重建为国家试验区,以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为主题进行制度实证,在中华民族的救灾史上写下最为浓重的一笔。
  首先灾后重建要有科学精神,敬畏自然,面对不宜生存发展的环境,该退的退,该避的避,该弃的弃,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灾难时生命和财产损失。其次,灾后重建要调整战略思路和总体布局,实行政界与学界结合、国内与海外结合,研究和反思先行,不可仓促上马,把重建当成几项单一的数据指标应付完成。
  再次,与灾后重建的硬件建设相比,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法治精神,特别是灾后重建的制度性安排,在灾难中建立一个充满希望的公民社会。最后,灾后重建应当能够证明,地震能摧毁一些东西,但它必将以另一种形式重塑。废墟是起点,是进步的长链,由此造就多难兴邦的民族气质与品格。
  
  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 彭真怀
  
  
  灾后重建应注重民意
  
  汶川地震发生到现在一个月了,灾后重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无论是经济发展规划、工农业结构布局、居民社区建设等等方面,都受到从学者到官员、从业内人士到普通民众的重点关注。
  废墟上的灾区重建,是一个空前的系统工程,牵涉众多的领域,需要面对无数的细节,仅靠政府单方面的能力和智慧,显然不够,开启决策的大门广纳民意,当不可或缺。因此,四川郑重提出“灾后重建征民意”,堪称明智之策。
  征集民意,这本身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精心地组织和筹划,不应只局限于政府在网上开纳言栏目,而是应当有制度化的途径,让公民得以有序参与。
  
  北京百号广大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庆利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6-23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