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6月《小康》
  栏目:财经
银行理财“整风大行动”

★文 /《小康》见习记者 孙晓青

  从当初的疯狂热销到零收益、大面积浮亏的事实显现,从4月中旬银监会推出的“六宗罪”通报到接下来的大规模业内调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以从没有过的姿态站在了风口浪尖上,接受所有人对它的审视。“整风大行动”究竟会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变革?人们拭目以待。
  暗访+自查 业内高度谨慎
  此次整风,银监会采取了暗访加银行自查的方式,范围涉及到全部商业银行,包括外资行在内,全方位地对理财产品市场进行规范。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部门也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状态。
  理财产品宣传板前围满了选择查看的人,预期年收益最高可达15%、打新股收益稳定……在如此承诺下,每当一款理财产品推出,就会出现很快抢购一空的场面。曾经在很多人眼里,这反映出市场的红火与繁荣。
  从去年年底开始,一向被推崇并高速发展的理财产品市场爆出了一个又一个“丑闻”:零收益、负收益、投资者和银行间的纠纷……当这些真相曝光后,人们对理财产品市场逐渐由狂热转向了冷静抑或陷入疑惑。
  王先生在2006年12月购买了民生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10万元,该产品挂钩8只在香港上市的金融龙头股,预期收益为7%左右,期限为2年。本想安稳赚钱的王先生怎么都没想到,他的投资不但没赚反而亏了。“前段时间银行给我打电话说我那款产品到现在为止没收益,建议赎回。这本来就够让人郁闷的了,更糟的是提前赎回还要支付3%的手续费,我那10万元在银行放了这么久,不但没有收益,反而亏了3000元。”提起这事王先生气愤地说。
  和王先生有着一样遭遇的人并不是少数。在《小康》记者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半数的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后出现了问题。很多人表示,现在对于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太信任,尤其是对其预期收益和风险揭示部分。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产品市场在此前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在飞速发展中一些问题来不及规范,进而在近期集中性的爆发出来。监管部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行动规范市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银行将理财产品及有关宣传材料撤出网点。当有人咨询相关理财产品问题时,客户经理都会谨慎作答,对于收益率等敏感信息都会强调要注意风险,银行并不能做保证。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6-04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