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3月《小康》
  栏目:财经
遏制“中国平安”

★文 /《小康》记者 李冬洁

  此公告出台后,市场一片哗然。公告至少已经在一定程度证实,有关公司融资的市场传言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而是具有相关真实度的信息。那么,问题随之而来,如果真有增发其事,公司何以不广而告之,而任其通过某种不正常渠道成为市场传言?而在某种程度上说,传言有时比真实的信息更具杀伤力。
  “接连两次巨额增发的问题,实际上显示出两家上市公司在推出如此重大的计划过程中都未做好周密的准备,而且也根本未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只考虑公司利益,显得过于仓促。”樊少杰指出。尽管两家公司或许都有正当的增发理由,但市场有关“圈钱”之说还是不胫而走。
  对于中国平安的增发,著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指出:“《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应当保留投资者及时、充分、公平地获得法定披露的信息。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平安对于融资事件态度傲慢,始终没有透露融资的具体去向,不能不令投资者对其动机生疑。”
  实际上,历史上有关上市公司利用增发、配股恶意“圈钱”的事件始终不绝于耳,对于平安、浦发巨额增发的真实意图,市场也有颇多的猜测,总体来看,投资者的抗拒心理比较浓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激动地表示:“这是一种近乎于失去理性的融资,近乎于疯狂的扩张,令常人无法理解!”
  据记者了解,浦发银行自1999年上市以来,已提出了三次增发计划,前两次都已顺利实施。
  巨额融资的恐惧效应
  “平安和浦发的融资需求或许也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但这种巨额增发的方式可能会对其他上市公司形成示范效应,无意中会助长上市公司的‘圈钱’冲动。”一位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向《小康》记者表示。
  事实上,这种担忧并非多余。数据显示,平安公布增发方案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共有23家上市公司密集出台再融资方案,涉及资金2043亿元。“(现在)这么高的股价,这样好的有利时机,任何一个有条件的上市公司都会考虑增发融资。”渤海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秦洪向《小康》记者如是说。
  对于近期上市公司的增发冲动,吴晓求认为,企业怀有做大做强的理想是没有错的,但是落实到实际上还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今天平安募集1400亿元,明天工行、人寿再募个2000亿,那中国的证券市场不是就垮了么?
  从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出于对资金面的担忧,巨量增发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资料显示,08年扩容问题将会是很长时间内市场的现实压力之一。常规扩容规模已经不可小视,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信息,08年存在上市传闻或已经进入上市程序的公司高达179家,中国再保险、中国人保、中移动、国开行、南方电网都榜上有名。这些大盘股的融资规模难以预估。而这还不包括创业板推出后的融资需求,按照市场普遍预期,创业板打包上市的方式将可能为08年市场带来近200家上市公司。
  更重要的是,股改后的“大小非”、首发上市后的各类法人股已经逐步进入解禁高潮。统计数据显示,08年将有1300多亿股各类限售股进入流通,他们带来的市值增量超过3.01万亿元人民币,而目前两市A股流通市值总额仅有8.99万亿元的规模。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新的动作,各类解禁股就将使08年市场自行扩容30%。
  “在2008年强大的资金面压力下,任何过量抽离资金的行为都会引发股市‘地震’,严重挫伤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理念。”樊少杰强调。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3-17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