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2月《小康》
  栏目:时政
顾昕:走向全民医保

★文 /《小康》记者 魏 群


  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小康》:2008,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出台,是全体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因为医疗和每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作为多年研究这一课题的专家,您如何理解和评价医疗体制改革?
  顾昕:纵观新医改的具体措施,大体上有三大思路:第一,采取一些行政整顿措施,控制医药价格的上涨,甚至使之降低;第二,改革医疗机构,强化其社会公益性,迫使它们不追求收入最大化,甚至使之“低价运行”;第三,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让民众医疗费的风险得到分散,同时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三方购买机构,从而在控制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的同时,引导医疗机构走向社会公益性。
  在我看来,第一条思路是治标不治本,有时连标都治不了。第二条思路听起来十分简便易行,但是如果单纯从加强行政控制的角度来改革,或者强调医疗机构的公有制而反对市场竞争,那么原来就没有真正市场化的医疗服务就会退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这也是没有退路的。总体来看,新医疗的突破口在于医疗保障体制的健全,也就是实现人人享有的医疗保障。简称“全民医保”。前两种思路聚焦于医疗服务提供者,我把它称为“供方”;而第三条思路聚焦于“需方”。
  《小康》:在您看来医疗服务机构单方面改革治标不治本,原因何在?
  顾昕:公平的说,各级政府是在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看病贵”的难题,招数频发:
  ○控制医疗价格:采取行政手段降低医疗价格,尤其是药品价格;
  ○矫正“以药养医”:推行医药分开;
  ○实施行政整顿:打击不正之风甚至商业贿赂;
  ○建立平价医院:为弱势群体提供低价医疗服务;
  ○增加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希望它们不再盯着病人的腰包;
  ○大力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小病到社区,从而节省医疗资源;
  ○反对医疗机构市场化和民营化:不让它们赚钱;
  ○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让医疗机构的收入与服务量脱钩。
  所有这些,一言以蔽之,据说都是为了恢复公立医疗机构的所谓“社会公益性”。这些措施,表面上看似乎是切中了要害,但很多是治标不治本,有时连治标的效果都达不到。其原因在于所有这些措施均有两个特点:第一,很多措施一味要求降价,或者力图打压医疗机构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努力,显然不会受到供方(尤其是医护人员)的普遍欢迎;第二,强化了行政部门对于医疗机构的控制和干预。政府通过掌控资源配制和行政管理的权力,力图引导甚至指挥医疗机构回归所谓“社会公益性”,也就是“低价运行”。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2-19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