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1月《小康》
  栏目:时政
功过高尔夫?

★文 /《小康》记者 郭 芳 蒋卫武 策划/ 本

  作为一项时尚的运动,高尔夫,一进入中国就引起了争议。
  有人说这是一项高雅的运动,也有人说这是“绿色鸦片”;
  有人说这是非常好的社交工具,也有人说这是腐败的重灾区;
  有人说高尔夫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也有人说高尔夫占用大量耕地;
  有人说高尔夫的环境太优美了,也有人说高尔夫对环境的污染太严重了;
  ……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认识高尔夫?真实的高尔夫到底什么样?
  被误解的高尔夫
  似乎从1984年新中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落户广东开始,贵族化、奢侈品等渲染性的词汇就与高尔夫为伴,并不断深入人心。以至今天很多人把高尔夫与奢侈品画上了等号。
  1984年,由著名球王美国人阿诺德·帕尔默设计、香港富豪霍英东出资,在广东中山三乡建设的中国内地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开幕,这正式标志着中国高尔夫的诞生。
  从1984年到1987年,仅仅三年中山温泉的公司会籍价格从5万港元,飙升到50万港元。现在动辄百万的会籍费,也是屡见不鲜。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就是中国高尔夫从一开始便处于房地产开发的附属地位,这与国外刚好相反。有人毫不客气地指出:高尔夫球场不过是房地产(别墅)开发商在投资房产时所建造的“一间豪华会客厅”,高尔夫投资并不具备一般的产业投资要素,尚未形成独立的体育产业。
  2007年初,“美国体育经纪之父”利·斯坦伯格来华时认为,中国体育产业最紧迫的是要做三件事,即需要更多的电视体育节目、广告商愿意在体育上投资、必须创造体育明星。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体育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件设施、有影响力的体育明星、专业的传媒等几个要素。硬件设施是组织、运营体育赛事的基本条件,体育明星是为赛事获得人气的重要筹码,媒体则是体育与大众沟通以及投资商盈利的最关键环节。
  而这三点恰恰是目前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致命瓶颈。
  土地资源的短缺一直是笼罩在中国高尔夫头顶的巨大阴影,同时来自各方面的环保问题指责与质疑也让球场建设“雪上加霜”;
  本来体育赛事与明星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当我们仔细盘点目前国内的各种赛事,不难看出,所有重大的比赛都是“舶来”的,在比赛总奖金超过百万美元的赛事中,几乎看不到中国球员的身影;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1-09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