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7年12月《小康》
  栏目:封面故事
大迁徙:中国在路上

★文 /《小康》记者 魏群 郭芳 陈建芬 陶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内地小镇,随便走过一条小巷,总能听到“铮—铮—铮”的弹棉花的声音;也常能看见修鞋的小铺子里,鞋匠们正叮叮当当地敲打着手中的鞋;各式发廊里,青年男女热情地招呼你进去理发。无论是弹棉花的、修皮鞋的,还是开发廊的,大多操着浙江口音的普通话。“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在浙江人集中生活和做生意的地方,还形成了既有一定生活情感的沟通交流又有生产经营的分工协作以及广泛社会联系的“浙江村”,如北京“浙江村”、西安“浙江村”、重庆“浙江村”……
  20年后,他们创造出让中国甚至世界刮目的巨大财富。
  当然,更多的进城务工者依然寂寂无闻,他们挣着比在家乡务农多一点的工资,忍受着背井离乡的孤苦,享受不到户籍背后所隐藏的各种社会公共福利的权利……
  但显然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们义无反顾地奔向城市,并希望他们的后代也一并留在城市,享受现代化的文明。正是他们这种朴素的执著,推动着社会变革的决心以及城市化的进程。“第一步,农村人口在城市实现就业。第二步,农民工的工资不要太低,不要拖欠,劳动权益能够有所保障。第三步,农民工要能够同样享受社会公共服务,与城里人一样,有同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小孩子能同样上学。第四步,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也能参加社会活动,他们的想法也要能在政策上体现。不能是城市人定政策,损害农民工利益。最后,要让他们能够在城市定居下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传义认为,中国现在的城市化进程才只是实现了第一步。
  或者为理想,或者为自由,或者为更多的发展机会
  1985年,当伍继延以学者的身份第一次从北京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窗口——深圳考察的时候,内地与特区的巨大差距让他震惊。“这个地方的人,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跟传统完全不同。我们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什么单位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选择的自由,而我也有这个能力。”之前以及之后无数的知识青年与伍继延一样都渴望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去,他们或者奔赴深圳,或者奔赴海南;或者为理想,或者为自由。
  在一本叫《海南十年反思》的书中,作者如此回忆当年“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盛况:海南建省办大特区的消息一出,大量的人才便向海南涌来,“十万人才下海南”这句话是对当时各路人马奔海南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号称十万,其实,远远超过十万,仅海南省负责人才引进的机构——海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库存的人才档案就有十八万之多。
  这些人有知识有能力有激情,年轻进取又富有开拓精神;他们代表改革,代表未来。
  那些更发达的城市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更自由的空间。而他们也在推动着那些城市的发展,快一些再快一些。在此过程中,他们成为了社会的主体甚至是精英,至少也是类似城市之间相互竞争的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深圳和海南之后,可供伍继延们选择的城市越来越多。这些人在不同城市间频繁迁徙,成就了那些城市的包容与多元,同时也加剧了城市间的竞争。
  城市间的竞争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12-18


2007年01月(《小康》)


2007年02月(《小康》)


2007年03月(《小康》)


2007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