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7年10月《小康》
  栏目:社会
小靳庄的昨天与今天

★文 /摄影/《小康》记者 李漠

  记者:从“四人帮” 被粉碎到现在,已经30多年,小靳庄有什么巨大进步?与邻村有什么不同吗?
  王作山: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还说不上忒富,这些年也没啥太大进步,原来的钢管厂和部件厂,也在市场经济中倒闭了。跟邻村比较,差不了多少。村南头建了很多新房子,那是年轻人结婚住的。1976年大地震时,小靳庄的房子全部倒塌了,后来,年轻人另辟房场,建了高大宽敞的房子。
  记者: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
  王作山:年轻人出外打工,老人和妇女在家种地。
  说到村里的具体情况,王作山说村主任王孝恩比他更清楚。
  在王孝恩只有几床棉被和简单家具的家里,他告诉记者,现在小靳庄有200多户人家700多口人,以种辣椒大蒜大葱这“三辣”为主,还种玉米。今年卖大葱一亩地可以收入2000多元。现在,个人状况还都可以,但是,村里没有钱。
  “你怎么看待小靳庄那段众所周知的历史?”记者问,王孝恩像接待大葱大蒜贩子一样坦然简单地回答:“我没琢磨过。”
  在江青“垂青”之前,小靳庄的情况怎样?也如某些典型那样,小靳庄是吹红捧红的吗?
  资料显示,解放前的小靳庄,水灾频发,民不聊生,是宝坻黄连一样凄苦的佃户村。“大水吞门白汪汪,土地不收颗粒粮。锅盖长在锅台上,妻离子散奔他乡。”这是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歌谣。建国后之初,有101户582人的小靳庄大队,粮食亩产也只有一百斤左右,每到饭炊之时,妇女经常被急得团团转。
  经过土地改革,走合作化的道路,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谁知,1958年“大跃进”,虚夸成风,使得每人每天只能分得一二两粮食,百姓饿得摇摇晃晃,甚至还有老人被饿死。“是刘少奇搞三自一包救了这一方人”王作山告诉记者:“吃返销粮,是大跃进造的孽,而不是象某些媒体所说的是因为文革”。
  惨痛的教训,让小靳庄人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粮食只能用汗水来换。
  从1959年开始,担任了10年生产队长和8年书记的王作山,带着小靳庄人喊出了“河挖三尺,地长一寸”的口号,生生把箭杆河河床挖深了1米多,而村里的土地,也“长出了”一层厚厚的河泥。同时,他们还养猪积肥、科学种田,“旱收蚂蚱、涝收蛤蟆”的盐碱地,终于变成了米粮仓。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10-18


2007年01月(《小康》)


2007年02月(《小康》)


2007年03月(《小康》)


2007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