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7年10月《小康》
  栏目:聊斋
良药不必非得苦口

★文 /文/云溪子 漫画/耳东东

  大概人老了,思想会变的古怪。吾不只一次地想:即使是良药,就一定得苦口吗?古有腊丸、蜜丸,今有胶囊,难道其中之药都不是良药吗?作为患者,为了治病,甚至为了救命,是不应计较药之苦口的。但作为制药者,施药者,能不能将良药变得不那么苦口,以让更多的患者能较顺利地接受呢?
  吾并非性恶论者。然据吾观察,真有些怀疑人生而喜适口之食,悦耳之音。几个月婴儿,全不知利害得失,也不知懂他人喜恶,怀“赤子之心”。人醮一点苦味之食放入其口,婴儿往往皱眉咧嘴,一脸不快状;若醮一点蜂蜜喂之,孩子则常常眉舒目展,一脸怡然。家有噪音,孩子会烦躁不安;若放送轻松、欢快的音乐,孩子会安安静静,甚至于陶陶然。此有天性乎?
  无论是否天性,真正愿食苦口之药者鲜,悦闻逆耳之言者寡。当然,吾愿大家都有博大的胸怀,具远见卓识、高深修养,于逆耳忠言从谏如流,择善而从。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愿望,能做到者不会太多。吾以为,为达“利病”与“利行”之目的,施药者,进谏者,应努力使良药不苦口,或不那么苦口,忠言不逆耳,至少不那么难听。吾并非提倡玩弄什么小技巧、小手段,只是希望讲求一点说话办事的艺术。同样意思的话,说法不同,效果会迥异。
  唐太宗李世民,是公认的善纳谏的“明君”。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并非一般。假设唐太宗患有口臭的毛病,魏征该如何进言呢?若魏征曰:“陛下,你的口太臭了,可得好好治治哩!”这样的效果会如何?吾以为,太宗即使不龙颜大怒,心中也绝不会舒坦,会不会纳谏,就很难说了。若魏征换一种说法:“陛下,你若天天刷牙,再吃点清火的药,口气定会更加清新。”这样的效果又如何呢?一代明君尚且如此,更何况吾等凡夫俗子乎?
  力求良药少苦,忠言不那么逆耳,乃吾之所愿意,然吾自己做得并不好。观一些善做思想工作的同志做为,思一些成功谏人之例,启发多多。
  一曰:正面为主,多说“要”,少说“不要”。若某人有骄傲自满的毛病,当如何规劝呢?有两种常见的说法:君不要骄傲,骄傲使人落后;君要谦虚,谦虚使人进步。恐怕多数人都不会怀疑,后一种说法的效果要好于前者。何也?立足进步,正面提出问题;谦虚是一种美德,“要谦虚”可视为一种勉励。要谦虚与不要骄傲,并无实质性的不同,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也。
  二曰:宜建议,勿强加于人。除非某人已走到堕落的边沿,不猛喝一声不足以使之惊醒,在大多情况下,规劝他人宜建议,不要强加于人。自然界有一规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社会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甚至反作用力大于作用力,即所谓逆反心理是也。意见以建议提出,容易使人考虑;若强加于人,则使人难以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三曰:分次施药,其苦当淡。人患病,当然希望药到病除。然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患病之后,还需服相当时日的药,方能痊愈。故治病不可急于求成。若将治病所需的全部药,让患者一次吃下,不但其苦难当,效果也不会好。若分次施药,其苦当淡,也利于治病。治身体上的病是如此,治思想上的病又何常不是如此呢?帮人改正一种毛病,亦不可急于求成,当分次施药才好。
  四曰:因人施药,因势制宜。人不仅有男女之别,而且有老少、高矮、强弱之分。同患一病,良医当视人不同而因人施药。若将温药施于年轻壮汉,恐无大效;若将猛药施于老少弱者,不但其苦难当,更恐危之将至。帮人思过矫正,理同治病。心宽乐观者与心窄内向者,饱经风霜者与初涉社会者,于药味的敏感受程式度不同。因人施药,可使人不觉良药太苦。
  对药味的感觉,不仅因人而异,且往往因势而异。以常态而言,人在大庭广众之中于逆耳忠言承受力效差,而在两人对谈时则效强;在心绪不好时承受力较强,于心情坏时则较差;对亲密者所言承受力较强,反之较弱……既有如此种种差异,良医当因势制宜,以求用苦味最小之良药,达到治病救人之目的。
  五曰:尊重对方,得理勿带刺。帮人思过矫正,不能只强调自己说的忠言,而不讲方式,不计分寸,甚至得理不让人,连讽刺带挖苦。帮人者定为好意,既是好意何不首先尊重对方!人都是有尊严的。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是对人之尊严的极端表达。有些人不接受他人的意见,并非认为意见不对,而是因为觉得颜面尽失,不好做人。吾并主张因顾及他人颜面而不提意见,只是觉得若能既不使他人难堪,又提了意见,那当然更好。
  患病者当不讳疾忌医,不因良药苦口而拒服。施药者,若几种药均可治一病时,何不选一味不苦或苦淡者;若非苦药不可,能否讲究一点用药的艺术,让患者更易接受呢?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10-17


2007年01月(《小康》)


2007年02月(《小康》)


2007年03月(《小康》)


2007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