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新区的使命
改革开放又一次把天津推向新的历史机遇期,改变中国经济“南快北慢”的格局需要天津出马。对于中国金融的未来而言,天津正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
在广东、上海两相辉映、风光无限的时候,在天津被人贬损、百口莫辩时,天津在卧薪尝胆,积蓄实力,等待新的复兴和崛起的机会。
重拾金融大旗
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漫天的灰尘和劝业场里熙熙攘攘的人流,这些使这个曾经总是略显寂寞的城市在瞬间感受到一种尚未习惯的躁动。此时此刻的天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可见高耸的塔吊,烈日下工人正在施工,一片忙碌与嘈杂。
而与劝业场相隔一条马路的就是有“天津金融街”之称的解放北路,这里却是出奇的宁静。60年前,这条街上有49家国内外资银行和270多家国内外保险机构,还有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金融实力辐射遍及长江以北。现在,整条街上只有几个外地来的游客在正午的阳光中,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古老的银行旧址,这些雄伟而陈旧的欧式建筑是昔日繁华的见证者。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天津一直是中国北方的经济—金融中心,到了20世纪30年代,天津一度成为整个国家的金融中心。20世纪40年代,天津市区仅解放北路一条街就坐落着49家国内外银行,其中包括12家国内银行的总行。当时的天津是中国北方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
然而,时至今日,国内已没有一家总部设在天津的跨区域银行,天津的金融中心地位已经不再。在改革开放最初20年中,天津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优势不断萎缩。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是因为唐山大地震中天津也被严重波及,足足有8年时间用于恢复城建,也有人归咎于多次争夺重要金融机构失利。当然,不可避免的还会联想到睡榻之侧北京强大的资源吸纳能力,但这些客观限制之外,不可否认,天津之前在城市定位、城市营销等方面曾如其老街道一样,有些许没落贵族气,却略显粗糙。不过这仍是一个被明显贴上了金融标签的城市,它在金融方面引起的关注远远超过其数十年来在制造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