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7年04月《小康》
  栏目:小康话题
廉租何处有房

★文 /《小康》记者 秦海霞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的廉租房小区虽然仅此一处,但对廉租房的投入并不止这一小区,而是分为三块,一是政府通过购买或者新建一批房子,比如北京市的广渠北里这一小区,向困难家庭出租,即实物配租,又常被称为“补砖头”;二是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三是有公房的,用租金减免的方式,使租金和家庭支出能力相适应。后两种又被称为“货币配租”,又称“补人头”。

  据北京市建委提供的资料,几年来,北京市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共计有1.5万户家庭享受到了廉租住房政策。其中,享受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的家庭共有4052余户,租金补贴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3.34平方米提高到15.28平方米,实物配租家庭人均使用面积从6.02平方米提高到27.69平方米。租住直管公房的低收入家庭有1.1万户享受了租金减免政策,年减免租金612万元。
  廉租房应占5成以上?
  “通过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让每一户中低收入家庭都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份由民革中央提交的《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的提案,被本次全国政协会议提案组定为第1号提案。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吴建民在两会召开前夕曾对媒体公布说,十届全国政协以来,先后有157名委员提出了40多件提案,呼吁要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廉租房,这一被刻意或无意地遗忘的名词,在今年“两会”上反复被提起,先后有民建中央和其他一些委员和代表提出提案议案,成为今年“两会”中的一个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祥福,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就目前来看,在中国现有的住房保障措施中,我认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廉租房,解决老百姓最基本的住房问题。”
  他认为,这与现实情况密切关联,每年面对众多毕业生以及进城农民工,面对这种需求,只能大量建廉租房,并且要与新就业人员的需求相匹配。但是住廉租房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开始是住廉租房,等经济收入好一点了,再住更好一点的地方,最后再买房。他说,“全民住房不等于全民买房,廉租房应该占到50%~60%。”

 
编辑:翎翾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04-03


2007年01月(《小康》)


2007年02月(《小康》)


2007年03月(《小康》)


2007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