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7年02月《小康》
  栏目:地球村
过年的忧愁

★文 /文/江岩

 

    什么时候回家不用再像铁道游击队那样扒火车了,过年才是件幸福的事。
    中国传统的春节有很多程序,购年货、写对联、放鞭炮、敬天敬地拜祖宗,虽然每家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有一套仪式。在我小的时候,每到过年,都要换上新衣服,恭恭敬敬行完各种礼仪之后才能开始吃饭。在这种仪式中,人们能感到一种神圣和威严,也能感受到一个人的肩上要担负起的责任和某种使命,看着满世界红红的灯笼,闻着空气中飘散的烟花的余味,听着长辈们唠唠叨叨地说着陈年的老事儿,我们才能体会到过年的味道。 
    现在这些所谓的“繁文缛节”都没了,春节的种种仪式和程序都简化成了酒桌上的推杯换盏,年味淡了酒肉味浓了。老家黑龙江天气寒冷,素来民风彪悍,人性爽直,做事交友以酒为媒,喝酒以大杯、大口为荣,尤其是过年,要是不喝酒似乎就没有过年的气氛了。而我家的亲戚又多,一个大爷,二个叔叔、三个姑姑。这样排下来,每家一天,就是足足的六天,春节只有七天假,我在自己家里只能呆一天,那些同学、朋友的聚会只能放在晚上。经常是每天要喝三四顿酒,每次二缸白酒打底(半斤以上),然后再随便喝,这样算下来每天要喝二斤左右白酒,喝得翻江倒海,头晕脑胀。什么时候回到北京,什么时候才能醒酒,春节是过完了,可是除了一身的疲惫什么记忆都没留下。 
    每次过完春节要走的时候总是对父母有些愧疚,本来是回家陪父母的,可是跟老爸老妈话都没说上几句,年就过完了。临走时老妈总说,年年过年这么累,明年别回来了。而每次快过年的时候,她又打电话问:“今年回来能多请几天假吗?” 
    逼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至于多大才算“大”也不该“一刀切”,应因时代和地区而异。我是1970年代中期的人,至今未婚这一条“罪名”,就足以被亲朋好友痛批一顿了。父母年年苦口婆心的劝说不起作用,也就懒得再说了,其他亲友还是不厌其烦地轮番说教。去年去大爷家拜年,还没等进门,就被大娘拦住了。“怎么你一个人回来的?你媳妇呢?”我说:“明年一定带回来。”大娘很严肃地说:“明年要是再带不回个媳妇来,就不让你进我家的门。”然后又语重心长地开导我:“你看你哥哥,才比你大一岁,孩子都五岁了。你看你姐姐,才比你大两岁,孩子都十岁了。你怎么就不着急呢。” 
    其实我怎么能不着急呢,但我更急的是怎么在北京买房子。我存折上的数字总是没有房价涨得快,我总不能结婚后天天领着老婆孩子打游击吧。嘴上没说,但我心里在想,你们别开导我了,你们最好想办法劝劝那些开发商,别让房价再涨了,再涨可就耽误我传宗接代了。 
   回家 
    没几天,朋友打过电话来问我,“能搞到回家的票吗?” 
  “你不是不回了吗?”我说。 
   “说说而己,怎么可能真不回呢,你呢,回不回?” 
    “我?当然回啊,我正在想办法买票呢……” 
    其实,我们不是不想回家过春节,而是不想再这样过春节。过春节应该是幸福的,不应该“痛并快乐着”。 
    几年前,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令多少游子潸然泪下;今年春节将至,颜振豪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今年春节不回家》迅速吸引全球华人的眼球,并引起共鸣。从《常回家看看》到《今年春节不回家》以及人们对春节的恐慌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延续了上千年的春节正在失去什么?毕竟,过节的幸福感不是几个生硬的经济指标,而是充满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和谐之美。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02-07


2007年01月(《小康》)


2007年02月(《小康》)


2007年03月(《小康》)


2007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