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6年11月《小康》
  栏目:民意
出口退税下调是危还是机

★文 /《小康》记者 张志

  国家此前刚刚出台鼓励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国内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次装备制造业的出口退税率调高,是上次国家鼓励装备制造业配套措施的落实,对于船舶、机床、能源装备等机械行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国内装备机械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是打造国内装备制造业品牌的好时机。45%的被调查者认为此次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受益比较大。
  由“危”到“机”?
  多重压力之下,那些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已经走到了分化的十字路口,一些企业确实存在调整不及时被淘汰的可能,但是企业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说:“这次调整对我们新希望的影响很有限。因为前几次的配额减少,我们已经作了战略调整,把战线拉到国内来了。”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一些“先知先觉”主动调整的企业“日子相对好过”。他举例说,山东鲁泰是一家民营纺织企业,近年来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努力使产品质量走在市场前列。该公司成熟的产品针织密度已经达到180织,实验室产品则可达到220织,而目前市场平均水准则在140织左右,因此山东鲁泰经营得比较得心应手,毛利率高达18%。出口退税调整对这类企业的影响比较有限。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所的郑建明博士在接受《小康》采访时指出,尝试“走出去”,开拓海内、海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应该是很多企业的选择。无锡光明(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在柬埔寨、蒙古国和马达加斯加设立了海外工厂,虽然总投资不到300万美元,但与“走出去”前相比,集团资产增长了4倍,净资产增长3倍,销售额增长近4倍。
  对于企业该如何应对此次调整,32%选择了“打造品牌”,19%选择了“进行技术改造”,45%选择“到海外设立公司”,另有 4%的企业选择了“转产”。
  而在《小康》调查采访中,出口企业表达很多的还有一个意见——即中国在不断调整出口退税税率问题的同时,金融支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却一直严重缺失。一些在国际贸易中通行的融资手段,如国际保理、包买票据、打包贷款等等,对大部分中国出口企业来说,还是很陌生的名词。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出口企业海外欠账居高不下(一般估计至少有千亿美元之巨),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存在资金周转困难、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出口退税率调整概况
   《通知》规定,对进出口税则第二十章除盐、水泥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类矿产品,25种农药及中间体等,取消出口退税政策。
   将142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
   将陶瓷、部分成品革和水泥、玻璃出口退税率分别由13%降至8%和11%;
   将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8%和11%;
   将纺织品、家俱、塑料、打火机、个别木材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
   将非机械驱动车(手推车)及零部件的出口退税率由17%降到13%。

   与之相反,重大技术装备、部分IT产品和生物医药产品以及部分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则由13%提高到17%;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税率也由5%或11%提高到13%。


  《小康》2006年第11期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04-27


2006年01月(《小康》)


2006年02月(《小康》)


2006年03月(《小康》)


2006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