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6年09月《小康》
  栏目:人物
丁劲松:事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 /《小康》记者 张辉

  “角逐”人生

  如果仅仅是具备诗人般的情怀,丁劲松或许无法走到今天。他脑海中时常浮现的一个画面是:一排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他时刻准备着冲在最前面。

  丁劲松从小就比较好动,愿意做一些尝试,到后来就发展为对运动的爱好。丁劲松本人愿意用“角逐”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社会和企业为我们设置了各种激励机制,就应该去争取,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势。”

  当然,丁劲松心里也很清楚,能做到像刘翔那样的毕竟也是凤毛麟角,“天赋、勤奋和技术,缺一不可。”丁劲松认为自己是属于那种有梦想的人,而且愿意去努力争取一些东西,恰好遇到国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就这样,他获得了成功。

  丁劲松老家在江苏泰州,当地有一种生意的做法是“桥下买,桥上卖”——菜农们每天通过水路将新鲜的蔬菜运到桥下,然后就会有人到桥边收购蔬菜,再运送到镇上去卖,一进一出,赚取差价。丁劲松就是在这样的“生意经”中慢慢摸到了门道,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注重实践,现学现卖的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适应,才可能有所成就。

  “有时候,给自己设置一些目标,然后去完成它,你就能感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原来丁劲松从上海回老家要做一夜的船,后来开车从十几个小时到现在仅需要几个小时,但很多时候,他会选择骑自行车回去,总共要骑9个小时。丁劲松还创造了三个月体重减40斤的纪录,他说,胖的时候我的目标是减少体重,瘦的时候我就想变得更加健康。

  当然,丁劲松的“角逐”并不是毫无任何边界的,在他看来,对事业的追求是没有极限的,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撑,再多的钱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因此,丁劲松认为,在提倡工作的同时,企业家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举重若轻

  不断积极向上,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向上的态势遭遇阻力,又如何?丁劲松自有一套应对法则。无论在公开或是私下场合,一些接近丁劲松的朋友都说,丁劲松的心态控制得很好。

  一次丁劲松和朋友赶时间,好不容易拦到一辆出租车,却被身旁的陌生人抢了个先,朋友忍不住破口大骂,但丁劲松却不愠不火,继续伸手拦后面的车。

  而几年前,丁劲松原本打算为提升企业形象而举行一次大型演唱会,结果“非典”袭来,丁劲松从大局考虑,决定宁愿损失近千万元,取消演唱会。但这些还不够,“非典”给丁劲松的项目带来巨大冲击,可丁劲松却始终沉住气,平稳地度过难关。

  丁劲松不时会想起自己的父亲。小时候,父亲为了一件事,足足努力了三年,到最后关头却因为不可抗拒的变故,一切前功尽弃。但父亲只是在开头的几天里少言寡语,但很快又振作起来,“我觉得父亲的胸襟,心态的调整,和那种审时度势,以及对任何事情的心理准备,都是他留给我最大的财富。”

  “生活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料,什么时候它不要你也就不要你了,但你必须面对它。”丁劲松说,“要不断地自我调整,调整的目的是让你有改变方式的基础,不管你最终做出什么样的抉择,都要生活,都要继续走下去。”

  丁劲松还希望能以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去影响别人,但绝不是干涉,更不是嚣张。他认为,首先要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富裕了物质后再富裕精神,富裕了精神再影响周围的人。

  比如,公益事业的回报就是精神性的。丁劲松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接触到底层生活着的人们,为此他总是想着为一些困难群体捐钱捐物,2006年,他专门出资100万元设立了海泰慈善基金会,用于帮困、助学、助医等活动。

  丁劲松脑海里经常出现的就是贫困地区围墙上的宣传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认为即使是给再多的钱,没有教育,贫穷的地方还是无法获得发展,为此他盘算着下半年资助多办些希望小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丁劲松看来,企业到了一定规模,就无法回避社会的现实问题,而且社会的大环境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因此,丁劲松对社会的回报方式也从早期有特定原因的资助,转变为现在的建立固定的基金,以帮助更多的人。

《小康》2006年第09期

 
编辑:田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6-09-13


2006年01月(《小康》)


2006年02月(《小康》)


2006年03月(《小康》)


2006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