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6年08月《小康》
  栏目:新经济
国际贸易:中国沦为“定价小国”

★文 /尹振茂

1565593112861965.png

  如何突围?

  对于目前中国“贸易大国”与“定价小国”并存的尴尬现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赵春明教授认为,这需要从内外两方面来给以科学的分析,而不能让担心流为情绪化的言论,这对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占据着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其中就包括了国际贸易尤其是大宗原材料及重要能源贸易的定价权。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无疑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它们掌握了世界上90%以上的国际投资和85%以上的国际贸易份额。无论是作为买方还是卖方,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交换中,它们都占据着上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根本改变贸易大国和定价小国的被动局面,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从内部因素来看,中国企业在规则意识、协作精神以及运用国际规则的经验上的欠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甚至“意味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上自行放弃了话语权”。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定价小国”的被动局面,政府和产业界还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 “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的成功经验给中国各行业应对类似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2003年11月,占中国铜产量70%以上份额的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铜企业,共同制定了《铜原料联合谈判公约》及《铜原料联合谈判组实施细则》,同时划出了价格底线,还对外宣布中国冶炼厂已作好减产准备。这对当时的国际铜原料供货商造成了较大影响,并使之后的国际铜原料市场发生了有利于采购方的转变,争取了中国在全球铜原料采购中应有的地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的李权教授认为,在目前这种稀土、焦炭等中国大量出口的产品是买方市场,石油、铜、铁矿石等需要大量进口的产品是卖方市场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发挥特别的作用,建立健全我国的期货市场。

  5月28日,在第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指出,在国际期货市场上,“中国因素”正以全新姿态强势崛起,“中国标准”、“中国价格”开始显现威力。最明显的例子是,2004年8月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的燃料油期货的“中国定价”和“中国标准”地位开始显现,结束了中国燃料油进口企业只能以“新加坡价格”作为惟一结算参考的历史。对此,广西大宗食糖交易中心总经理尹家纷觉得不宜过分乐观,他认为,中国在期货市场的基础建设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赵春明教授也持类似看法。在他看来,从外部因素来讲,中国面临的仍然是由西方国家占主导权的国际经济秩序,外部环境的缓解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内部条件而言,无论是交易品种数量还是交易规模,中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期货市场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我国目前在期货市场的法律环境、政策取向、操作技巧、人才管理以及国际经验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才能逐步解决。

  “因此,尽管我们已经上路了,但是要真正实现从‘中国因素’走向‘中国定价’,从‘加工中心’转变为‘定价中心’,还将任重而道远。”赵春明如是说。

《小康》2006年第08期

 
编辑:田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6-08-12


2006年01月(《小康》)


2006年02月(《小康》)


2006年03月(《小康》)


2006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