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5年11月《小康》
  栏目:小康财经
中国银行业成市场看客?

★文 /王瑞芳

一位中国建设银行风险投资部的经理也认为,中国人自己不要总说自己是弱小的,中国的银行业也是强大的,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外国资本进行投资首先考虑的是回报,如果你的企业不够强,它舍得投钱进去吗?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对中国银行业的变革感触最深。他说,外资银行通过合作、竞争和参股,迅速进入我国广阔的市场并服务于广泛的客户;中资银行通过竞争和合作,迅速取得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理念和公司制度;最重要的是国内所有银行客户都在中外银行的竞争和合作中得到了更好的服务。中外银行已从简单的竞争进入竞争合作,并逐步进入竞争合作发展的全新阶段。

  培养中国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俗话说,金融就是政治。一国的金融是否稳定,也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是否稳定。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以及阿根廷、巴西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反思。中国金融史家,已经83岁的洪老凝重地说,虽然现在我们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但是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的金融业要培育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它天然地成为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这是无法逃避的。而我国当前自己的金融机构,与国际的大金融机构相比,我们还是差一些。随着加入世贸过渡期完成日的临近,中国的金融事实上也不得不参加全球市场的角逐。国内一些大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未来竞争形势的严峻,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出“苦练内功”的口号。“苦练内功”当然必要,比如提高防控风险能力、加强产品创新能力等,但是这好比中医救急症,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距离打造与世界大金融集团的愿望尚远。

  目前,国外的金融机构改变了以往对中国市场的战略设计,不再主要地把资金用于设置分支机构上,而是看上了参股并购之路。四大国有银行成为目标且不说,股份制商业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甚至信用社都成为他们热衷的目标,中资金融机构一时应接不暇。

  从这些现象看,我们可以简单的预知未来的全球市场争夺将在若干金融集团之间进行。在未来的竞争中,中国不能仅仅是个看客,中国必须要在全球拥有自己的一块根据地,立即培植本国的金融国际竞争力。否则的话,中国的金融业如同中国的汽车行业一样,中国仅仅是看客。

  许多专家也意识到了中国金融竞争力薄弱的问题。他们认为,反观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强势,集团化是必要的道路。近十几年的全球金融,特别是美日的金融道路告诉我们:若无具有民族特征的强力金融集团就没有本国金融的国际竞争力可言。所以中国政府不单对外资入股网开一面,对内资机构入股政府也要立法,好形成民族特性很强的金融集团。

  不过集团化的发展要以全能化为特征。只有取消多种的限制,金融业才能合理优化自己的资源,对自己的自我进行调节,使自己的企业(集团)更具备竞争力。在中国各主要产业急待升级的现实情况下,金融集团的成长必须与产业的成长相依而行。没有产业成长,所谓的金融集团成长是无源之水;没有金融集团的资金注入,所谓的产业成长是无本之木。所以中国金融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产业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


  《小康》2005年第11期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5-11-12


2005年01月(《小康》)


2005年02月(《小康》)


2005年03月(《小康》)


2005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