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5年10月《小康》
  栏目:中国城镇连线
启示录:科学“益农”(中篇 益农:一爿天空)

★文 /颜剑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这一句民间流传谚语,在益农镇得到了确切的验证。

  农业的兴旺、百姓的富庶,为益农这块土地的腾飞打下了深厚的根基。而工商业的擎起则成为这个小镇实现巨大跨越的发动机。

  这是益农又一爿崭新而宽阔的天空。

益农镇农民住宅1.jpg

  农工商,小镇协奏曲

  戴卫东、俞关马他们尽管已有相当的生产规模,但仍然须凡事亲躬,在池塘边、大棚里整日辛苦劳作。“埋头辛勤劳作,是他们的优点,但也使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想怎样才能做得更大。”益农镇广播站的王国芳说。

  那谁来考虑他们的产品销路问题呢?此时市场的无形之手描绘了美妙的一笔。看准这一具有丰厚利润的市场,当地出现了一大帮专业农产品营销大户,他们各显神通,把村民们每日产出的数目庞大的农产品推销到了各地。而更为专业的农产品精加工企业,则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优势开始发展壮大。

  单志相和赵文耀两人的企业正好是门对门。单志相做的是农产品精加工,赵文耀则是专门做农副产品营销的。单志相的企业在当地是赫赫有名,其产品畅销江浙沪市场,而赵文耀的企业则显得极不起眼。一个不大的门面就是他的主要家当。

  萧山萝卜干在长三角一带是相当著名的特产,而其主产地就在益农镇。单志相把萝卜干的生意做到了极致,早在4年前,一则新闻引起了全国的注意:“萧山萝卜干卖出了甲鱼价。”这个每千克158元的“老胡子”、“紫香”萝卜干就出自于单志相的企业之手。

  赵文耀的名气虽远远不及他的这个对门朋友,然而,开着一辆破旧的小农用车,每日都要守在门面的柜台前,仔细对收购进来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价格商定的他,竟然在2004年不经意间销售了12630吨,总价值达3224.7万元的农副产品。他说今年的农副产品销售量估计会达到18000吨左右。他主要经销益农产的霉干菜,这也是当地特产。

  单志相的企业早就过了亿元的规模,企业所需的农产品原料已经无法靠本地来满足了,去年他还在东北建立了10万亩的大米基地,并已经成为浙江省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赵文耀在1996年获得了萧山的奖励之后,各种各样的奖励也纷至沓来。他对1999年所获得的“浙江省优秀农副产品购销大户”称号感到非常自豪,因为那年,杭州市就他一个人获得了这样的殊荣。

  单志相的企业并不是益农唯一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赵文耀也不能垄断益农的农副产品贸易,在他们的背后还有大大小小数量众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营销大户、营销公司。正是他们保证了该镇的农产品商品率达到了98%以上。同时也因为这种高度的商品率,又促进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因此70%以上的村成为专业特色村或一村一品就不足为奇。

  而这时,益农镇政府又因势利导,鼓励一些有能力、有实力的种养、加工、营销大户来出面组建各种专业的农产品合作社。以此形式贯通产业链,紧密各环节关系,保证农产品种养标准化、质量和价格及对市场敏锐的反应。

  于是,俞关马所在的三围村组建了萧山区益农蔬菜产业合作社,单志相牵头组建了萝卜干产业合作社,而赵文耀则在着手筹建霉干菜产业合作社。

  当记者碰到赵文耀的时候,他恰好跑到农业副镇长高利民的办公室来请教怎么操作组建合作社的事宜。“合作社的事情意义很大。对农民来说,能增强他们对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增加他们的收入,对我们来说,能保证我们收购、或加工的原料有着很好的品质,这样的事情对大家都有好处。” 留着小胡子的赵文耀说道。

 
编辑:李弋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5-10-20


2005年01月(《小康》)


2005年02月(《小康》)


2005年03月(《小康》)


2005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