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5年10月《小康》
  栏目:中国城镇连线
启示录:科学“益农”(上篇 益农:一片土地)

★文 /颜剑

  >本刊记者 颜剑 报道

  8月21日上午9点多的时候,光着膀子的戴卫东给他的30多亩鱼塘撒完了饲料,接下来在鱼塘边上开始修补他的渔网。池塘的水面上不停地跳跃着水花,他今年养的乌鱼很快就可以卖出了。问及今年收益的预期,戴卫东只是嘴角微微一翘,然后说:“收益还算可以,但投入和风险都很高。”

  戴卫东是萧山区益农镇东江村人。他这样的养殖规模在东江村来说还不算最大的。每年6位数以上的收入并没有改变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基本特征。黝黑的皮肤,日夜的劳作,交谈的平实,泥泞的赤脚都在提醒着人们,他们还是农民,不过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像戴卫东这样的农民,在益农镇来说,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

  “东伯利亚”的反思

  益农是一片新生的热土。

  40年前,这里还是杭州湾湾口的一片潮涨潮落的荒涂。

  1956年,一场强台风使位于杭州湾口的萧绍农村遭到巨大的损失。于是两地就在老海塘上修建了一座翻水闸,取名“益农闸”。有了水闸,有了抗旱排涝的保证,1966年底,邻近三个公社的农民用土箕锄头围起了五千亩荒涂,此后又在1969年、1972年先后进行了第二期、第三期围垦,到了1976年,以闸名命名,成立益农人民公社。1992年,撤区并乡,益农乡和附近的夹灶乡合并成镇。

  而之所以定名“益农镇”,是因为“益农”的名称好听,镇人大副主席刘仁扬说。

  但名好不等于日子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镇在经济发达的萧山地区,曾被称之谓“东伯利亚”。

  “东伯利亚”的称呼,在外人看来显得有些牵强。而对于益农人来说,这个名字却书写了他们几十年来的生活,并诠释了什么是“一穷二白”:那时,这里几乎看不到一间砖墙瓦房,清一色的是破旧的茅草棚;走进任何一家农宅,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虽说棉花是这儿的经济作物,但许多人家的棉被都是又黑又硬;远道来了客人,按当地的风俗,要烧碗糖氽蛋招待,但好客的主人却拿不出一小勺糖来。而且,由于她的地处偏僻,交通滞后,以至在改革开放若干年后,当地的干部群众还不无苦涩地自嘲这里是萧山地区的路尾巴、水尾巴、电尾巴,意思是:这儿没通公路,没通自来水,也没通有线电视。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了过去。

  2004年,益农镇实现农副业总产值27888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016元,比上年增长8.7%。而且,尽管该镇的经济作物、经济型的水产品养殖已成规模,但粮食生产依然没有被忽视,该镇全年粮食复种面积达51574亩,比上年增长4.4%,2005年的数字将增加到5.2万亩。在效益型农业迅速铺开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如此高的粮食种植比例,这在以工业见长的萧山地区来说,是不多见的。

  行走在益农镇村间的水泥公路,整齐划一的绿化隔离带旁边到处可见或三层或四层的小洋楼。在稻田、蔬菜地里,成群的白鹭或觅食、或优雅地梳理着羽毛,种种景象煞是好看。而不远处又可见到连片的厂房,往来匆匆的车辆告诉大家这里现在是工业时代。

环境优美的益农新区.jpg

环境优美的益农新区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人,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2001年前,还是萧山区欠发达乡镇的益农,为何能在2001年之后,连续三年经济增幅居萧山区第一位?

  镇党委书记董祥富一语道破天机:这片土地由穷变富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科学。

 
编辑:李弋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5-10-20


2005年01月(《小康》)


2005年02月(《小康》)


2005年03月(《小康》)


2005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