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5年06月《小康》
  栏目:特别报道
中国医改的“望、闻、问、切”

★文 /颜剑 张志

1568876394417864.png

  “闻”:几轮改革过后

  对医疗机构的市场化运作,争论或赞同均属正常,可是20多年的数次改革之后,出现如此混乱的局面,着实令人越来越看不懂了。我们的医疗改革,为谁而改?

  医疗体制改革究竟为谁而改?

  面对这样的问题,谁看了都可能觉得好笑。然而,二十多年的几轮医疗改革下来,其结果却多少让人笑不起来。

  有调查显示:1993年,农民患病应就诊而未就诊率为33.7%;1998年,该比率为33.20%;到了2003年,则上升到45.8%。2003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622.24元,而当年城市医院平均每次住院费用4660.38元(县医院为1851.8元)。

  高昂的医疗费用无疑成为影响人们就医的门槛,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健康水平的下降。这也许是改革者们没有想到的一个结果。建国时,中国大陆居民人均寿命只有35岁,1990年为68.6岁,到了2000年,为71.4岁。很明显,人均寿命的增加速度在后面的10年里面下降不少。农村婴儿死亡率在90年代中期是城市的2.9倍,到2000年则上升到了3.4倍。

  并不是否认这么多年来医疗改革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然而几轮改革下来,最大的问题还是仍然有相当多的人无法享受应有的基本医疗服务。他们并不是没有意识去就医取药,而是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之前的免费医疗多少让人感到怀念,但这种免费医疗制度后来自然无以维持下去。不过现实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人们现在拷问的是,为什么现在医疗费用那么高?

  答案:以药养医的机制仍然没有得以改变。这实际就是医院的激励机制问题。

  那么,为何出现这个以药养医的机制呢?原因在于,对医院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之时,只有对他们提供宽松的政策,让医院发挥积极能动性自谋出路。回过头看此段改革经历时会发现,政府方面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湖南省辰溪县的一位副县长坦言,过去辰溪县对县人民医院的财政投入实在少得可怜,拨款还不到医院一年业务收入的2%。县里并不是不愿投钱,而是实在没钱可投。辰溪县为省级贫困县,不过其案例并不是唯一的,即使在那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医院投入上面也是捉襟见肘。

  没有钱怎么办?没钱给政策——这是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在解决困难时的高招。正是给了政策,医院在维持自己生存之时找到了法宝。在这类政策之下,催生出卫生行业的“三补”:医疗亏损副业补、买药受控检验补、主业受困副业补,这就是所谓的“以药养医”。

  有统计显示,2000年湖南省53家医院的医疗收入与支出相抵后净亏1.689亿元,若加上药品收入,收支相抵则节余2.472亿元。在这种情况下,日子难过的不会是那些医院及其职工,而是那些低着头来就医的患者了。

 
编辑:田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5-06-19


2005年01月(《小康》)


2005年02月(《小康》)


2005年03月(《小康》)


2005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