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4年10月《小康》
  栏目:社会
融合提上议事日程

★文 /赵奕

  行政移民须经市场检验

  从目前的情况看,三峡移民的外迁工作一直进行得有条不紊。迁入地政府不仅为移民找好了安置的地点,提供了必要的居住条件,有的甚至还为他们安排好了工作。不过,相对规模如此巨大的移民工作来说,政府执政能力遭遇的“挑战”肯定还要继续。

  西方学者魏特夫曾用“治水社会”来分析中国。他认为,兴修水利﹑防水抗灾不仅是国家解决粮食问题,进而迅速完成工业化积累的重要一环;而且一次次浩大的水利运动,成了国家对民众广泛的动员和对乡土社会渗透权力的过程。移民工作,作为重大水利工程必不可少的部分,突出显示了政府的这种权力渗透。

  中国传统的国家权力几千年来一直是强大的。而面对政府的权力和国家的意志,百姓个人利益的能否得到保障,成为国家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

  水利工程移民在世界各地都属于非自愿移民,但中国水库移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这项工作是政府行为,是“政治任务”。在中国已经向市场机制迅速转换的今天,三峡移民工作仍然带有比较强烈的传统计划安排色彩。

  具体表现在:不仅移民安置要执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而且执行的全过程都是由政府主导。受淹移民损失的补偿、产业安置的实施﹑市政工程的建设……一切有关移民事宜都由政府决策、组织和监督。

  但移民其实又是一种社会经济行为,它意味着区域生产力的空间转移,区域经济和社会功能的重组。移民能否搬得走、安得稳并逐渐富裕起来,不仅在于政府是否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更在于由政府主导的移民工作能否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细节彰显政府能力

  在三峡移民外迁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开发式移民”的口号,并且经过数年不懈地实践,已经取得一些经验。但应该看到,移民外迁涉及的关系非常复杂。移民无论迁至何处,都可能受到当地居民“另眼相看”——这在上海崇明县就是明显一例,全国11个省市外迁三峡移民的情况也可想而知。

  并且,移民尽管会给迁入地带去一笔安置费,但也要分享迁入地的资源,这使得“本地人”的切身利益受到影响。

  江苏某些县市是重庆万州三峡移民的对口安置地区。那里虽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但也面临着地少人多的情况,能给予新移民的农业生产资料十分有限;另外,两地的产业结构和生活习惯差异悬殊,移民要完全适应新生活殊为不易。更重要的,农村地区习惯势力十分强大,移民要完全融入当地社会相当困难。外地移民经过几代之后仍讲老家方言、仍被视为“外来者”的现象屡见不鲜。

  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何雪松分析说,三峡移民面临着环境的改变、时空的改变以及心理上的改变,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需要重新开始建立。如果这一网络无法建立,外来移民就根本无法融入当地生活。

  而如何帮助移民将这个网络建立起来,恐怕政府部门并没有足够的考虑。

  在三峡移民之前,计划经济的思维认为移民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附带问题,是单纯的经济补偿问题,是全国一盘棋中的局部性问题。而这样的既定思路让政府在操作具体事宜时难以体贴入微,细节的处理不到位或者出现“硬伤”,实属意料之中。

  其实,移民不应被视为政府的负担,也不能只作为对政府组织能力的一次性检验,它本该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现。

  何雪松说,现在外迁移民碰到问题不会去找政府,因为移民认为,政府该完成的工作都已经完成了。但政府应该体现这样的职能,尽可能地为移民提供方便、排忧解难。政府可以设立一个机构作为政府和移民之间的“中转站”,移民有什么要求,都可以通过这一机构传达,让政府可以留意到工作中的缺失,更加关注移民生活的细节。

  的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可能扮演私人生活的“监护者”的角色,政府不是“保姆”,不是“慈父”,移民要融入新的环境,最终有赖于自身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但政府有责任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也仍然有义务对弱势群体(包括移民)给予必要的人道关怀,这也是没有疑问的。


《小康》2004年第10期

 
编辑:相遇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4-10-01


2004年01月(《小康》)


2004年02月(《小康》)


2004年03月(《小康》)


2004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