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4年10月《小康》
  栏目:社会
江村:标本七十年

★文 /秦俊勇

  江村的经济链条

  江村人均年收入6800元,属长江三角洲中等水平。每户平均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老姚一年收入1.5万元,加上老伴的收入,足够维持一家人生活。用老姚的话说,就是现在开始享受生活了。

  在村里,比老姚收入高的有很多,这些高收入者都有自己的手工作坊。倪凤华就是一个。倪凤华家是两层楼房,楼下一溜三间,机器摆在最后一间屋里,这是他家的生产车间。五台缝制机是去年购置的,共花费2.5万元,全部是电脑控制。

  机器的噪声很大,和倪凤华的谈话都是以超高分贝进行,而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一边和记者搭话,一边照看机器,偶尔还跑到旁边的工作台上剪裁衣服。

  倪凤华今年32岁,以前做木工,在附近的乡镇里做拉活,也去过苏州,不过那是他去过最远的地方。长时间的木工生活让他感到很累,赚钱不多,还遭遇白眼,于是他决定在家开个手工作坊,制作羊毛衫。

  倪凤华的奶奶曾经在费达文开办的丝织厂里干过,有着优秀的技术。费孝通访问江村时,屡次与她合影。在倪凤华的车间里,一直挂着这些照片。

  家里开了作坊后,倪凤华让母亲帮自己张罗,养猪种田则全部交给父亲负责。倪凤华的妻子在村里的巢丝厂上班,空闲时候也会来打打下手。

  有了这五台机器,倪家每年约有1.5万元的纯收入。加上妻子每年约1万元左右的工资,倪家的日子很过得去了。

  倪家本来有4.5亩水田,其中两亩租给别人做水塘,现在只剩下2亩半。不过,倪凤华压根也没指望靠田吃饭,他每年都要像城市居民一样购买粮食。

  和倪凤华相比,吴菊仙每年购买粮食的数量更多,不仅是自己家人食用,还要供给为自己打工的工人。

  吴菊仙是倪凤华的邻居,也是他生意上的竞争对手之一。吴家“车间”的规模远远超过倪家。在吴的院子里,有一个“专用车间”,里面摆放了13台手动缝制机,而在她家的客厅里,还有四台锁边机。

  走进客厅,记者看到,几个工人正在客厅一角的锁边机忙碌,门口堆积着一叠叠染好色的羊毛衫。几个工人全部来自安徽,年纪20岁上下,他们每个月的工资能拿到1500元。

  给记者泡了杯当地特有的熏豆茶后,她放下手中的活,坐了下来,聊起了自己的故事。“车间”是1998年建的,那年她离开工作了14年的缫丝厂,回家开办家庭作坊。当现在很多老同事还在缫丝厂为几百元工资奋斗的时候,她每年已经可以获得2、3万元的纯收入了。

  这种对商业意识的把握,几乎深深地影响了每个江村人,整个江村大概有100多台缝制机正在运转,它们是江村经济发展的主力,消化了大多数的乡村劳力,还把江村人带入了小康时代。

  江村人每天很忙碌,据老姚介绍,如果要采访村民,必须提前预约。吴菊仙对于“忙碌”有深刻体会:她每天都要到午夜12点后才能睡觉,而第二天早上6点又得起床。

  江村的难题

  由于“江村”这个名字早已被人抢先注册,江村只能保持自己的原名——开弦弓村。对于这件事,不仅村书记王建明很遗憾,整个江村的人都感到遗憾。尽管“江村”这个名头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好处,除了村前的一条公路,那是费孝通90年代访问时开凿的。

  遗憾之余,老姚又开导自己,其实村子本来就叫开弦弓村,何必改名呢?保持原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不破坏村落的原生态。

  但是,镇政府开发江村的决心势不可挡,今年已经完成了“关于挖掘、探索、发展开弦弓村文化的调研报告”,在报告中,深度挖掘了开弦弓的文明,最远可达到史前的石器文明。阐述了费氏和开弦弓村的关系。描绘了开弦弓村开发的前景和价值。

  不过,开弦弓村民可不这么想。开弦弓村是社会学的调查基地,江南几所著名院校都在这里设置了基地。

  “人们来这里是为了收集江南农村的社会变迁信息,一旦搞旅游开发,破坏这种自然生活生态,也许开弦弓村就会失去吸引外界的理由。”老姚对镇政府的发展计划表示怀疑。


《小康》2004年第10期

 
编辑:相遇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4-10-01


2004年01月(《小康》)


2004年02月(《小康》)


2004年03月(《小康》)


2004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