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庆不像是一个城市。” 大庆市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描述他初到大庆时的感受:总有一种到了郊区的感觉,认为走到前面不远就进市区里了,可是直到人都走出了大庆,还是觉得是在郊区。 大庆一共有5个区4个县,但单就任意两个城区之间的距离来说,近者也有几十公里,远者要100-200公里。一个家住红岗区的大庆石油管理局职工,每天去萨尔图区的单位上班,光上下班耗在车上的时间就近4个小时。 有人形容,大庆的城区与城区之间“如同天上的星星,中间隔着寥廓的天空和辽阔的荒原”。 大庆,因油而生 除了建立在主要马路两侧的居民区,及其附属的生活必需设施,大庆大多数城区里最多的景观就是大片的原野和屹立着的抽油机。据大庆市宣传部门一位官员介绍,大庆属于矿区型城市,当年是哪里有油,哪里就有生产,就在哪里发展,住宅、商业和服务业随之形成;并没有过多考虑日后城市建设出现的大量断档。 在大庆,城市建设默认这样一个规律:“地上永远让位地下。”按照大庆市政府一位官员的说法,“就算是盖了栋楼,如果探明楼下方有油,那也要把楼炸了抽油。”当然,现在的技术可以打斜井,不再需要炸楼了。但无论在相对繁华的市区,还是经常出现的旷野,随处可见的抽油机才是大庆真正的主角。 大庆市政府所在地是萨尔图区,由老萨尔图区、东风新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三个大型社区组成,三者之间由一条宽100米、双向8车道的“世纪大道”相连。这里几乎聚集了大庆市最顶级的商家和投资项目。 位于萨尔图区西部的让胡路区,则是大庆石油管理局所在。让胡路区是大庆市的“老”城区,也有很多高层建筑和大型商业机构。在1980年代,随着“东风新村”逐渐兴起,让胡路区中心地位旁落。“本来都说让胡路的女孩最时尚,但现在比不过(东风)新村的了。”
一位大庆姑娘说。 现在,大庆要以萨尔图区、让胡路区为主城区,连接东西,逐步进行“填充式”的城市化。据大庆市规划局官员介绍,这样的城市布局也比较适合日后的发展,“相对于现在沿海大城市扩张式的发展,我们这种‘填充式’更显得游刃有余。” 整个大庆,市区面积5107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110万,地广人稀。且市民依旧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所以过了晚上8点,一般就没有什么人在街上走动了。一位从广东来大庆市高新开发区工作的先生说,“开发区晚上很恐怖,大街上甚至连出租车都没有,就是一群死气沉沉的建筑。走在街上,呼啸的风声让人毛骨悚然。” 为了聚集人气,改善大庆人的夜生活,市政府投资兴建了很多广场,增加了现代化的灯光效果和喷泉、雕塑等。宣传部门说,玩的地方比以前多了,人们自然也愿意出来活动。在大庆各个城区的商业中心区,商家高高挂起二、三层楼高的巨幅牌匾,方方正正的牌匾之间没有高低错落,让人联想起那些四四方方的楼房和横在半空的输油管——大庆,如果作为一个城市,实在缺乏灵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