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4年08月《小康》
  栏目:经济
“凤凰”是在自残吗?

★文 /姜业奎

  吴女士曾经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位外国记者眼中1970年代的中国:从大桥上看下去,密密麻麻的一大片都是黄色、蓝色和黑色,人们鲜有其他颜色的衣着。自行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对名牌的概念也仅限于“的确良”布料、“熊猫”牌收音机或者“凤凰”牌自行车。

  “其实那时老百姓根本没什么名牌的概念,”原凤凰自行车厂副厂长刘来宝纠正了这位西方记者的错误,“但他们那时对“凤凰”的喜爱事实上也不是现在哪个名牌能比得了的。”

  对现年76岁的刘来宝来说,他有无数充足的理由为“凤凰”而骄傲。在上世纪70年代,“凤凰”牌自行车是与“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并称的“三大件”之一,而且排在“三大件”的首位。在有些地方,小伙子要想娶到中意的姑娘,没有“凤凰”车亲事就成不了。

  “那个时候,作为凤凰的职工真的很自豪。”已经从凤凰自行车厂下岗的吴女士回忆道。

  吴原先并不是凤凰的职工。1981年,她所在的上海汽吊厂因为效益欠佳,被上海自行车三厂(即凤凰自行车厂)兼并,政府给了她两个选择,一是去上海卷烟厂,第二就是去自行车三厂。“我想也没想就去了三厂。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那时凤凰牌子响,厂子效益高”。

  此后的事实证明,吴女士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最高的时候,我工资涨到800多,每月还有200多的月奖,年终有1000多块的年奖。那时还是80年代啊,钱还很值钱哩。”提及往年的情景,吴女士难抑话语间的兴奋,她又指了指旁边的老伴说:“我们俩工资一开始差不多,到88年时,我已经拿他两倍的钱了”。

  吴的老伴显然并没有因为被“奚落” 而生气,因为他其实也是一个受益者,“那时凤凰的效益确实好的不得了,我们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就是三厂分配给我们的,已经住了将近20年了。”

  这样的好日子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然而时移事异,这种幸福感渐渐离吴女士一家远去,凤凰的效益开始持续滑坡。1999年厂里规定,1956年到1959年出生的职工“一刀切”(下岗),吴只好离开了凤凰。其时,她每月只能拿360块钱的生活费。

  2003年,“凤凰”自行车在国内销量仅剩下93万辆,与新贵“捷安特”的300万辆相差甚远。凤凰股份自上市以来,也一直表现平平。据凤凰年报显示,凤凰股份的每股收益从1994年的0.335元一路跌至2003年的0.007元。2004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还剩下0.001。

  “有时想想人的命运很奇怪,如果我那时去了卷烟厂,现在待遇要好得多。不过你要是问我后不后悔,真的还很难说。”今昔对比,吴女士感慨颇深,她觉得凤凰一直待她很好,可是“话说回来,谁又能想到凤凰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刘厂长细说“凤凰”兴衰

  “凤凰现在的衰败要到老凤凰的成功里去找原因”。刘来宝的经历和看法或许能解答吴女士心中的疑惑。

  刘来宝是1958年进的自行车三厂。那时,三厂刚刚由267个小厂合并而来,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后来蜚声全国的三大自行车品牌,凤凰、永久和飞鸽,后两家以前都是日本人的厂,设备先进,生产规模也大。跟他们比,凤凰毫无优势。

  然而凤凰就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竟慢慢地超过了“永久”和“飞鸽”。“我们拿过7次全国质量第一,出口也一直保持领先。”刘说。

  1960年,全国上下都在搞技术革新,刚刚30岁出头的刘来宝当上了主抓生产的副厂长。“我们厂设备差,所以搞技术革新没多大顾虑。工人想在机器上哪儿打个洞,我们都批准。而永久就不行了。他们由于设备好,反而束缚了工人的手脚。所以在技术革新上,我们凤凰做的最好。”包袱轻、负担小的凤凰获得了后发优势。

  凤凰的职工原先都来自各个私营小厂,合并后,一夜间他们都成了国家的主人。这种由身份转变带来的热情所创造的生产力,在当时是无论怎么估计也不为过的。“那时工人整天想的就是怎样把自己的技术提高。像喷漆技术,我们本来就占有优势,但那几个老师傅还是不停地琢磨怎样再提高,所以我们凤凰车外观看上去就好看,亮堂嘛。”

  本来追着别人跑的凤凰,如今成了别人摹仿和追赶的对象。不料,凤凰具有的这些优势,却又逐渐变为凤凰的劣势。在改革开放后,众多规模小、机制活的小厂比起凤凰这样的庞然大物,步履显然要轻巧得多。而工人们在做了几十年的国家主人后,那些技术改造热情早就被“大锅饭”埋葬殆尽。技术差的工人不想再去提高,反正干好干坏一个样;技术好的骨干,又被外面的世界诱惑,想去挣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刘来宝看来,这些其实还都不是凤凰衰败最主要的原因。“关键还是体制问题。”

  “以前是集全国之力办几个厂,效果当然很好。而且我们那时一共只有十几家自行车厂,竞争几乎没有。”从1983年开始,情况不一样了,严格的计划经济已经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那一年,自行车生产厂家突增到140多个,产量也翻了一番,中国的自行车永远地与短缺“再见”了。虽然凤凰仍然是市场上的“香饽饽”,但就此改变的市场供求关系为凤凰日后的困境埋下了伏笔。

  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弊端越来越紧地勒住了凤凰的脖子。刘来宝告诉记者,老凤凰是最注意开发各种不同款式的自行车的,那时凤凰在南方和北方销售的车都不一样:南方人个头小,凤凰开发了适合他们的26型:北方人个子大,有18型。“有人说后来我们凤凰在这方面疏忽了。其实我们的设计人员一直都很辛苦的在设计新品种。但是我们一个新品种从设计到最后投产,手续太多,往往我们的设计还没通过论证,人家台湾人的车子已经上市了。”

  一次次失败的努力

  当无微不至的呵护变为无所不在的控制时,身受市场煎熬的凤凰,终于顶不住了,曾经的销售冠军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下滑。1993年,凤凰被迫改制。以上海自行车三厂为主体兼并上海自行车厂,联合上海自行车四厂组成集团公司,并成功上市。这大概是政府“挤”给凤凰的最后一滴奶。

  组建凤凰股份有限公司,被普遍认为是“凤凰”重振雄风的最好契机。凤凰股份的高管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他们对凤凰以及整个自行车市场的信心。公司总经理张雅明对媒体说,“只有夕阳的行业,没有夕阳的企业。”他认为,自行车的交通功能虽然在淡化,但是休闲、健身功能在加强,自行车的前景仍然广阔。

  在国内市场上,凤凰自行车近年来表现低迷。不过在出口上,凤凰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2003年,凤凰自行车及零部件在国内完成销售额1.8亿元,海外的这一数字则是9.5亿元。

  其实出口一向是凤凰的强项。凤凰的出口创汇很长一段时间里排在上海市的前六名。据刘来宝回忆,凤凰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比率:1/3的产量出口,但出口对凤凰的意义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过。

  凤凰似乎也更加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一个例证就是,凤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中文网站,英文的倒有一个。但这种做法引起了人们的疑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消费国,凤凰在中国积累了这么高的名声,重外轻内的策略(如果真是存在的话)合算吗?况且,正如凤凰集团自己在2004年工作展望中指出的那样,“国际市场是凤凰自行车长期以来的强势市场,但从出口市场的走势来看尚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目前凤凰自行车厂在东南亚、阿富汗和非洲都有着不错的占有率和声誉。但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而上述地区又都是多事之地,难免会有反复。此外,凤凰在阿富汗等地之所以销售情况良好,与型号对头关系很大。凤凰的28老式双撑,载重量大、经得起摔打的优点契合了当地市场的需要。换句话说,凤凰在那些地方还是靠老本吃饭,然而这毕竟不符合世界自行车市场发展的潮流。

  归跟到底,凤凰的根在中国。然而,国内业界对自行车前景的判断也并不乐观,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目前国内自行车产能已经达到了7000万辆左右,而市场需求仅有产能的一半左右,供求明显失衡。由于竞争极度激烈,自行车的行业利润已严重偏低。在这种形势下,凤凰只有转型。

  凤凰并非没有转型的打算,但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凤凰股份的一位人士说,"凤凰属于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大量职工和企业原有的遗留问题现在全部暴露出来,成了沉重负担。如果说自行车不做了,这么多人去干什么。”

  凤凰股份的主营收入2/3与自行车有关。至少到目前为止,自行车还是凤凰的主业。凤凰的工人们几十年坐在生产流水线上,对自行车可以说闭着眼睛都能做了,做其他东西却不行。而且,无可厚非,许多人都在心里对“凤凰”产生了一种情结,整体转型已不可能。

  无奈之下,向外拓展成了凤凰唯一的选择。

  凤凰股份曾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向,收购华德塑料工程有限公司52.29%的股权,发展新型环保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2001年,公司出资7000万元与大股东轻工控股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了"上海凤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与交通大学和中国工程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进行高科技项目的孵化与产业化投资。2002年,凤凰股份又出资1.5亿元,购持上海三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50%股权,进军房地产业。

  但时至今日,在凤凰的公司报表上,还是难寻这些投资项目的精彩表现。据凤凰某位人士说法,成立科创公司主要还是想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所以这一项目短期内的效益还很难见到。

  凤凰一次次的努力收获的似乎只有失败......


《小康》2004年第08期

 
编辑:相遇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4-08-01


2004年01月(《小康》)


2004年02月(《小康》)


2004年03月(《小康》)


2004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