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4年08月《小康》
  栏目:社会
迁城后,峡江县“左右为难”

★文 /秦俊勇

  摆渡

  早上7:00,天色微蒙,黄锦霞坐上开往摆渡口的公交汽车。乘客并不多,公交车每天往复也只有一趟。黄是峡江县的摆渡口管理所所长,每天都要去赣江边上班。早晨7点的车,已经有点晚,渡口的摆渡船6点钟就开始工作了。

  赣江是江西省的母亲河,却成了影响峡江县发展的一个障碍——峡江县被赣江一分为二。江东的汽车要到对面去,就需要交通部门专门设置的大型船只从事摆渡工作。有了摆渡船就需要摆渡口,有了摆渡口就需要有人管理,黄锦霞的工作就是站在管理室内,看着摆渡船安全地离岸,再安全地从对岸返回。

  7:20,黄锦霞下了公交车,来到摆渡口,她还需要到西岸去。她的办公室在西岸,江东只有一个收费站,两个工作人员值班,收取过往汽车的摆渡费用。

  7:30,黄坐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下午下班,她还要循着同样的路线赶回家去,不过乘坐的交通工具正好反了过来:先乘摆渡船,再坐公交,然后到家。

  一年多来,黄锦霞一直这样“摆来摆去”。在摆渡口这个单位里,和她一样“摇摆”着的占到了一半。而2003年以前,她原本没有这样的麻烦,所以如此,是她把房子买在了赣江东岸的水边镇。水边镇是峡江新县城所在地,该县几乎所有的党政机关都在这个镇子上。住在新城的人总体上并不多,只有5000人左右,大多数都是搬迁过来的机关工作人员。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峡江县也于当天在水边镇举行了盛大的县府迁址仪式。而赣江西边的巴邱镇,则结束了468年的县府所在地的历史。接下来,县里各个机关单位陆续迁往新的县政府所在地。一些经济主要部门,如电力、电信、银行等,也纷纷把总部迁出老县城,在水边镇安家。

  关于老县城所在的巴邱镇,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凭借赣江的水路优势,多年来一直是附近居民外出的集散地,保持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巴邱镇的渡口年代久远,有人甚至称它 “千年古渡”。

  峡江县的地方志里记载说:巴邱镇附近的赣江水道被称为“江西官路”、“广东官路”、“京广使节路”,溯赣江而上,就进入长江,可沿运河直达北京。秦始皇发兵戍宋王岭、周瑜讨伐江夏,都曾利用赣江水路运送军队和粮食,并在巴邱驻军练兵。

  巴邱镇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目前人口3万多,远远超过新县城人口。

  县城迁址

  峡江县城为什么要搬迁呢?从相关资料来看,主要是出于铁路通车带来了交通便捷,峡江希望向“大京九”靠拢。(由于时隔7年,人事变迁,当时的决策者已经调任别处,迁城是否还有其他考虑,暂时无法确知。)

  京九铁路的出现,巴邱镇水路的优势大大减退。赣江上的运输船只少了,呜呜的火车每天都穿峡江县呼啸而过。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货物可以运往中国的各个角落,甚至可以出国。而且在京九铁路旁边,还有号称江西省内连接南北唯一通道的105国道,这条国道上的车流量每天都在上万车次。峡江县政府动心了,开始考虑起自身的发展前景。

  当地一位官员回忆:他当时参加了一个会议,会议上领导充满激情,给大家描绘京九铁路为峡江县带来的美好前景。这位领导说,“九江市就是郑州,而峡江县就是九江市。”但是让峡江县决策者着急的是,在县城和京九铁路、105国道间有赣江横着,往来很是不便。

  经过一番动作,1994年,国务院批准峡江县城可以移址,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为了向京九铁路靠拢而迁址的县城。水边镇立即大兴土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建起不少的商品房。同时开工的还有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很有层次地建起来。教师则采用考试聘用的方法,从县外招聘一部分,从老县城抽调一部分,均是优秀教师,教学质量因此比老县城的学校高了很多。黄锦霞正是因为女儿在新县城读书,丈夫在县机关单位上班,所以于2003年在新县城买房定居。

  在规划中,新县城的面积是老县城10倍,达 30平方公里。而且水边镇地势开阔,“使峡江县往后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位政府官员说。

  新县城、老县城

  峡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金逸清是第一批迁到新县城的“外来居民”。当时,新县城并没有多少新房子让他买,只好先租房子,直到1999年才入住单位集资修建的新房。

  刚来新县城的时候,金不习惯,空闲的时候只能看看单位外面的一片片绿草。人少,没有商品街,没有活动的场所。时间长了,金开始习惯新的生活,“让我选择的话,我肯定是住在这了。但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新县城的树太小。”

  树大可以遮避荫凉,但新县城宽阔的马路上树木都是新栽的,遮凉显然尚早。而且,在巴邱镇小学副校长廖甲生看来,新县城的水也没有老县城的好。新县城从附近的一条小河里取水,水量不足;老县城则从赣江取水,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廖在巴邱镇工作了14年,将来退休了,他打算在那里开家店铺做生意,“因为这边人多,气旺。”老县城的商业发达,看病、买货等服务配套设施也强新县城几十倍。

  廖同时也向往新县城的干净整洁、有规则的生活。“我们学校好多老师都想去新县城,可是以前很容易,现在没有机会了!”不过,对廖这样每月收入800元的人来说,新县城更具吸引力的地方是——房价:在新县城,房价每平米基本维持在500元左右;老县城的房价每平米则在600元以上,更甚者800以上的也有。

  巴邱镇的房价之所以比新县城高出许多,是因为随着赣粤高速公路开通,老县城开始重又景气起来。

  赣粤高速通车,让峡江县不得不再次面临尴尬。一方面,当初迁城时的梦想至今并未实现。新县城发展了7年,只有5000左右的居民。县里虽然规划了3个工业园区,但经济上的腾飞还似乎遥遥无期,甚至连迹象都不显著。

  另一方面,峡江附近几个城县的人们南下、北上都不必再跨越赣江,新县城所在的江东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黄锦霞管理的摆渡口营业额急剧下降,由原先每天10000多元锐减到2000元左右;105国道峡江段收费站以前每天通过车次基本有16500辆,堵车时常发生,可现在每天仅有两三千车次:赣江西岸的人不需要到江东来。峡江县城会不会又因为赣粤高速的兴起和105国道的萧条而搬迁?

  上述种种,都是以前的峡江县政府没有想到的。现在,为了加强赣江两岸的交流沟通,发展新县城,峡江县境内建起了赣江大桥(已于7月3日通车)。当地政府冀望于此桥“完善赣粤高速的南北大通道”,并对加快“两城三区(‘两城’指老县城和新县城,‘三区’指当地规划的三个工业园区)发展格局的形成,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实现峡江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此来化解因交通带来的峡江县发展的尴尬局面。


《小康》2004年第08期



 
编辑:相遇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11-01


2004年01月(《小康》)


2004年02月(《小康》)


2004年03月(《小康》)


2004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