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4年08月《小康》
  栏目:乡村
永嘉燎原:一片地 两世情

★文 /颜剑

小康2004.8_页面_29.jpg

小康2004.8_页面_30.jpg

小康2004.8_页面_31.jpg

  浙江永嘉,这是一个奇特的地方:

  宋明时期,儒家另类派别、重商的“永嘉学派”的大本营;

  改革开放之后,又处于中国最具民间资本活力的温州地区;

  但更引人瞩目的,是其在土地上的故事——

  1956年,中国的包产到户第一县,在实验地燎原社,无论是基层官员,还是普通农民,都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2004年,昔日燎原社的土地上,土地情结发生了“裂变”。

  农业时代:为土地“倒行逆施”

  今年81岁的戴洁天看上去并不老,对于自己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心态,戴说这得益于22年的“右派、反革命分子”生涯,22年的苦难造就了他。

  戴洁天生命中最光辉灿烂的日子是在1956年,那一年,戴是浙江省永嘉县党委派驻该县雄溪乡燎原社的工作组组长,并主持了这个社的包产到户试验——这是国内最早“有组织、有领导”的包产到户,而1956年的时候,中国到处都是“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合作化浪潮,集体化是这个浪潮最明显的特征。

  因此,戴洁天包括永嘉县委的尝试,对当时的合作社来说,并非仅仅是另类了,“当时批我为土地而‘倒行逆施’。”戴说。

  1958年,戴和他的同僚以及响应者们为此付出代价,亦可以说,他们受到“清算”:

  永嘉的尝试蓦然而止,戴成了“右派”、“反革命分子”,被判刑三年;县委书记李桂茂被划为“中右”并降级处理,县委副书记李云河(1957年前为宣传部长)被打成“右派”,撤销一切职务;因为包产引发散社风波,8位社员获罪,其中两位被处20年徒刑,一位徐姓社民几年后即死于狱中。

  这些基层官员的命运悲剧程度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毫无权势的农民,但也是需要难以言传的勇气去承担的——而他们的勇气自何而来?

  “增产一千四,个人分不到一斤四。”戴洁天引用了当时的一句谚语,用以回答记者的疑问:“我们长期在农村工作,知道农民的心理意愿。干活的时候,场面大,做事的人少;评工分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就起来了。我们觉得这样下去实在不行。当时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去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在种种方法实行之后,包产到户的办法也就水到渠成了。对政治风险当时的确考虑过,但没想到会有那么严重。”

  1856年前后,永嘉农民对土地的情结就是如此:在官方大力推动下的“消灭饥饿、解决温饱”工作,在农村实质上就是农民被组织起来与官方合作运营土地——其效率,也就是戴洁天及同僚意识到的问题。

  永嘉的包产到户试验工作从1956年6月开始,到1957年4月春粮收益分配前结束,历时十个月。“三包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统一经营”,县委副书记李云河亲自冠其名为“包产到户”。

  农民认可这场实验,效率也有保证:到1957年2月,永嘉有255个高级社实行包产到户,占全县高级社总数的39%,所含农户数占全县的42%;在永嘉所在的温州地区,则有1000多个高级社17.8万多农户模仿永嘉实验。

  永嘉农民对土地的情结如此深厚,即使在不能包产的年代,也不会忘记“包”的好处。特别是在文革时期,永嘉农民自发的包产到户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山区农民更是大行其道。文革期间,永嘉的工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是农业却获得了丰收。

  在当时的永嘉,具有戴洁天那样的勇气的基层官员也许不多,但内心底同情“包产”的官员数目不少。其结果就是:上面派人来调查纠正,下面就“明纠”;调查组一走,又恢复“暗包”——这样“怪异”的官场作风一直延续到了1980年代,彼时温州地区的官员们遇到的困惑是:如何在“体制之结”中扶持民营经济,考虑的不仅仅是保住乌纱帽的问题。

  而戴洁天,为燎原社、为土地包产到户,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他跟老伴就是在燎原社认识的,跟当地乡民借了间房子就结婚了。1956年12月30日,妻子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戴洁天呆在燎原社,没有回家。

 
编辑:相遇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4-08-01


2004年01月(《小康》)


2004年02月(《小康》)


2004年03月(《小康》)


2004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