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村子里没有井。吃水的时候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
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老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一年级的孩子可以学到这么一课:《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第32课。 对于六岁半的孩子,虽然不能完全体会创立红色政权的艰苦卓绝,但是“红井”,“沙洲坝”,都成为他们需要背诵、耳熟能详的词汇。 随着中小学课本改革,地方教育部门根据需要,推出富有各地特色的教科书,“沙洲坝”和“红井”退出小学课本,“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再成为当代孩子生们的共同记忆。 而革命圣地江西瑞金,改革开放后不仅经济毫无起色,一直顶着贫困县的帽子;声望上,又因为教材改动,与井冈山、遵义、延安拉开了距离。 1994年,新华社记者来瑞金采访,在叶坪发现“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并向总社做了汇报,要求修复。随后,瑞金的第一个部委旧址诞生。截至2004年元月,这里一共诞生了37个旧址,瑞金旧址群呈现出“大干快上”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