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1年06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从1921到2021致敬百年百人!张思德:用生命谱写为人民服务

★文 /苏枫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85751623074757_.pic_hd.jpg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在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这样说道。

  文|苏枫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如此说道。

  这篇著名的演讲是在一位年轻人的追悼会上发表的,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叫张思德。

  张思德是革命队伍中一个平凡普通的战士,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1944年,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张思德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山中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为了保护战友不幸牺牲,生命定格在29岁。从那时起,张思德的形象就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里程碑。

  在长征中成长成熟

  张思德1915年3月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六合场韩家湾一户贫苦的佃农家里。父亲张行品常年靠给地主扛长活和打短工糊口,后来流落他乡。张思德生下来的时候,家里已经没米下锅了,重病在身的母亲只得走东家串西家,把要来的一把半把谷米捣碎熬成糊喂他,因而他的小名叫“谷娃子”。“谷娃子”不到7个月,母亲就去世了,婶母刘光友收养了他。“谷娃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养母为了让他永记乡亲们的恩情,给他取名“思德”。

  张思德6岁就下地干活,割草、挖野菜、拣蘑菇、采松果,什么都干,但仍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几年后,流落在外的父亲回到家里,租种地主的几亩地。父子俩辛苦干了一年,但等到谷子上场的时候,却被地主收租克扣到没剩下多少粮食。

  1933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父亲的支持下,1933年12月,张思德报名参加了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三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他勇敢机智,曾只身泅水过江,夺得敌人的渡船,为红军强渡嘉陵江创造了条件。在川西茂洲地区,他神奇地一人夺得敌人两挺机枪,被战士们亲切地誉为“小老虎”,一时传为佳话。1936年10月,张思德随部队到达陕北,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征翻越雪山草地时,为了战胜饥饿,战士们以野菜充饥,中毒的事时有发生。朱德号召大家识别各种不同的野菜和有毒的野草。张思德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尝百草”活动,学习分辨不同野菜的特性。茫茫草地上,野草遍地,毒草丛生,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很不容易。张思德总是抢在前头,见到一种草,他总是首先尝一尝,找到一种能吃的草,他就马上去告诉兄弟单位。

  有一回,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头晕脑胀,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他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随着就呕吐起来。失去知觉之前,他还嘱咐小战士告知大家这草有毒。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1940年春天,张思德调中央军委警卫营担任通信班长。当时条件很差,送信没有交通工具,他就用两只铁脚板,跋山涉水,克服困难,一次又一次胜利地完成任务。从延安北桥儿沟到南泥湾有90多里路,张思德一路攀山、爬坡、走小道,没走多远,脚上的草鞋就磨掉了。他光着脚板走了一段路,山上满是石头、荆棘,脚趾被石头磨破,脚面也被荆棘拉破几条口子,直流血。走得太慢,怎么按时完成送信任务呢?张思德心里着急。他向周围看了看,跑到一棵老桦树下,剥下几层桦树皮,叠在一起,又在山坡上找了一些马莲草,搓成绳子,把桦树皮串起来,绑在两只脚上。就这样,张思德穿着自己做的“桦皮鞋”,忍痛完成了任务。

  危险来临时的本能一推

  1942年11月,部队合并整编,干部精简下派,一些连排干部要去当班长,多数班长、副班长要当战士。张思德调至中央警卫团第1连当战士,他毫无怨言,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不久,他被调到延安枣园,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警卫工作中,为了保证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有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经常主动为驻地打扫卫生、铺石垫路、修补窑洞,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他还经常帮助战友补洗衣服、编草鞋、喂战马、挑水烧火、采药防病、站岗放哨,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他经常说的话就是,“同志们都是为打日本、救中国来到部队的。革命队伍里的人,应该互相帮助。我们要多想人民,多想同志,多做工作,少考虑个人。”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7个年头。张思德来到距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生产农场开荒种地,担任农场的副队长。在开荒生产中,张思德总是哪里最苦最累,就带头在哪里干。打井、修路、种地、挖窑,他都跑在最前边,每天早出晚归。

  1944年9月5日,一早下起了毛毛雨。地皮湿漉漉的,地里的活干不成了,大伙儿都建议争取时间多打窑,多烧炭。队长和张思德商量以后,决定临时组织一个突击队,进山赶挖几孔新窑。张思德带着8个战士,分成3个组,分散在3个地方挖。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挖窑洞,张思德用小镢刨窑壁、窑顶,小白用锨将刨下来的土扔到窑外,两个人在窑洞里干得热火朝天,还不时地交谈着。

  “小白,你听过毛主席的报告吗?”

  “听过!”

  “我们收完庄稼,烧好炭,回枣园又能见到毛主席啦!”

  “是啊!”

  “要是见到毛主席也烤上我们烧的炭火,那该多高兴!”

  中午时分,雨渐渐停了下来,眼看着炭窑就要挖成了。为了保证质量,张思德又拿着小镢头开始修整窑面。

  就在张思德修整右边的窑壁时,突然,窑顶上“啪啪”掉下几片碎土。“快出去,有危险!”张思德大喊一声,小白还没有明白过来,就被张思德一把推出窑口,只听“轰隆”一声,两米多厚的窑顶坍塌下来,意外发生了!小白在窑口被压住半截身子,他挣扎着爬出来,一边扒土一边大声地呼喊着:“张思德!”战友得救了,张思德为了战友的安全献出了自己年仅29岁的生命。

  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举行了“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将花圈献在土台子中央,挽联上亲笔题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张思德生前战友陈耀评价说,张思德的生活十分艰苦朴素。他从来没有计较过个人得失,从来没有过个人要求,更没有为个人什么事忧愁过。他时刻考虑着人民疾苦,热情关心着战友们的成长。他处处为别人着想,对同志诚恳、热情,体贴入微。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还是在那篇《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说道,“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6月上旬刊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1-06-09


2021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