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0年05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评论
评论:微信遗嘱 以精神寄托创建终极关怀

★文 /傅斯鸿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傅斯鸿

  通过微信来订立遗嘱的新型方式让很多无法寄托的情感得以最终安放,为生命创建了一道不留遗憾的通道,同时也以精神寄托创建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死亡一直以来都是人类不可逃避的终极问题。在死亡面前,生命往往显得脆弱而渺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比如,中国古代,早在秦始皇时就已经有了派人寻求海外长生之药的举动。后世的人们尽管对此有着太多的讥讽,却依然没有放弃对于生与死的终极拷问。

  现代科学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生命的原理,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平均寿命。然而,一场疫情的来临,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生命在病毒面前的脆弱与渺小,人们对于生死的终极拷问也随之从潜意识里显现,成为很多人在疫情期间的深层思考。

  长期以来,人们都会用遗嘱的方式来交代一些自己的身后事。这种方式也成为人们在死亡面前可以提前进行的终极交代方式。遗嘱的确立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文本,有的是让他人代言,也有的就是临终遗言。历史上,最为隆重的遗嘱当属清朝的立储密诏,它以诏书的形式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在最高权力交接之时,作为政治凭证,以确立下一个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人。

  在人们看来,让生命不留遗憾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中国人更是有着“死者为大”的传统,因此,很多事情也都会按照死者的生前遗嘱去进行。当然,按照现代法律意识,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律程序,否则就是无效遗嘱。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遗嘱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来进行遗产分配的,老人子女多,立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可以避免自己死后子女们因遗产分配问题而反目。

  事实上,除了这样的遗嘱之外,人们所见到的更多是情感遗嘱或者精神遗嘱,这样的遗嘱也许不具备法律意义,但它能成为一个人最后的精神寄托,为活着的人传递生命的关怀,这样的遗嘱或许更值得人们去加以珍惜,因为,那才是一个生命体留给这个世界的永恒价值。例如在电视剧《大宅门》里,白景琦第一次所立的那份遗嘱,它并不涉及任何财产的分配,而是白七爷对自己前半生的总结,也是对家族的誓言与告诫。也唯有这样的精神遗嘱,才能配得上他的那份英雄豪情,才能激励族人的抗日情怀。

  于是,在疫情期间,当在医院隔离的人们无法当着亲人的面进行遗嘱的交代时,许多人便想到了以网络留言的方式来进行遗嘱的订立。尽管,在很多法律人士看来,这样的网上遗嘱同样不具有法律的意义,但仍然有无数的普通民众通过网络向中华遗嘱库进行线上咨询和预约。

  据中华遗嘱库方面的信息,疫情期间,线上咨询和预约量都较平日暴增了数十倍,今年2月,每天线上咨询量更是达到了400人次。为此,中华遗嘱库于3月1日开通了“微信遗嘱”功能,清明节期间更是用户激增,一天时间就收到了千余条留言。其中,有不少人都是想要立一份“精神遗嘱”。

  作为一个公益项目,中华遗嘱库以“微信遗嘱”的方式让很多来不及向亲人交代的人拥有了订立遗嘱的机会,另外中青年订立遗嘱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尽管只是载体的变化,却也让很多无法寄托的情感得以最终安放,为生命创建了一道不留遗憾的通道,同时也以精神寄托创建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科技的进步在创新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情感沟通方式。可是,科技并不能让人们突破死亡的界限,创造生命的永恒奇迹。因而,人类的终极拷问依然伴随着生命与情感的永恒主题而存在。任何伟大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这一永恒的主题,这不仅是情感对于生命的关怀,更是生命对于死亡的敬畏。

  生命让人们接触世界,情感让人们感悟心灵,无论是美好与痛苦,都根植于此,从而让世界变得丰富,让情感变得生动。然而,当生命走向终结,情感也随之消逝,唯有那些附着于情感之上的事物,能够让人们睹物思人、永远挂念。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5月上旬刊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0-05-06


2020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20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20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20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