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记者 胡妍 综合报道 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的重要疾病,关乎国家安全和城市安全体系。其中,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武汉爆发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2019年12月中旬以来,武汉出现了以发热、乏力、咳嗽、呼吸不畅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展开调查,迅速确定这类病例的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并命名为2019-nCoV,该病原感染所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了加深对这一新型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不妨追根溯源,了解一下传染病,以及以冠状病毒为主的重要传染病毒的源起。 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需3环节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 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可以按病原体分类,也可以按传播途径分类。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措施。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人群(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不同,例如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 人体内的冠状病毒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在英国被分离出来,病毒因其表面皇冠状的突起物而得名。它可能与人、猪、猫、狗、鼠和鸡的呼吸系统感染相关。2003年中国出现的SARS病毒就属于冠状病毒。MERS为第六种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也是过去10年里被分离出来的第三种。 此次引起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冠状病毒发生抗原性变异产生了新型冠状病毒,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 冠状病毒大部分感染动物。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在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该所首次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 2月9日,湖北省召开发布会,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专家陈焕春介绍了工作进展:“华南农业大学报道了穿山甲有可能是潜在的中间宿主,我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也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宿主。该报道发现穿山甲毒株与目前感染人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这个相似性还在观察,它可能是某个基因片断,或整个全基因组序列。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教授最近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的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6%,如果(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序列)与穿山甲相似性高达99%,参考价值就更大了。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说来源于野生动物。因此应尽量少养,更不要吃。” 目前,冠状病毒由动物到人、人与人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前期各医院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医务人员感染风险高。从现在定义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推断,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