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08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小康故事
【小康故事】王村:五千万打造“精神王国”

★文 /郭玲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记者郭玲 村子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两委班子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让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反哺民生、造福村民。

精神物质双丰收 在跨入小康生活的今天,王村既要做物质的富翁,也要做精神的贵族

  精神物质双丰收 在跨入小康生活的今天,王村既要做物质的富翁,也要做精神的贵族

  “前些天刚带着小孙子去了趟三亚,如今生活好了,每年暑假我们都会出去度假,孙子挑地儿,我们掏钱!”在自家宽敞的两室一厅福利房中,田士宝和老伴儿韩惠荣跟《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细数着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和村民的好日子。

  在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王村,像田士宝和老伴儿居住的这种福利房,村民几乎每户一套。家家都有福利房,按月领取养老金,考上大学有奖励,看病有医保还能二次报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王村人过上了“干有所为、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幸福城市化生活,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文明村”。

  集体经济保证“红利反哺”

  从天津市中心开车向南,沿着主干道延长线行驶约20分钟,拐上一条小路,便能看到指路牌上“金龙花园”“峰山药王庙”“金龙鑫苑”“金龙国际村”“利达钢管”“王村音乐广场”“文体活动中心”“王村别墅”的字样,王村到了。迎面望去,绿树成荫、小楼成排,一大片生态宜居区映入眼帘,这片蓝顶绿茵的村居,就是王村人建成的新家园。

  暑热难耐,下午的金祥园很安静,一排排小高层沐浴在阳光下。这是王村专门为村民建设的福利房小区,按照“每人30平方米的份额”,王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分到一套这样的福利房。而王村人幸福生活的新篇章,正是从搬出平房,住进楼房开启的。

  王村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东南部,全村共700余户,村民2160人。上世纪80年代,王村开始兴办村办企业,生产销售钢材,获得了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随着城市发展,地处城乡接合部的王村地域优势日益凸显。村两委班子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发现了新的商机,使用土地资源进行招商引资,与投资单位合作开发建设宜居工程,同时积极盘活村里的闲置资产,对村属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股份制企业每年向村集体交纳企业用地租赁费。靠着一系列举措,王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村子的“钱袋子”鼓了起来。2018年,王村实现创收2000余万元。

  有钱了,村两委班子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让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反哺民生、造福村民。从哪儿开始做起呢?村两委班子决定,就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中的“住”开始——让村民搬出平房,住进楼房,成了王村的“民生一号工程”。

  那时候,王村村民中90%都还住在低矮潮湿的危陋平房里。为了彻底解决村民住房问题,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五年村庄建设规划,推倒全村的危陋平房,建设公寓和别墅。前后几年间,金龙花园、金龙国际村、村民别墅、金龙花园二期、金龙鑫苑……一幢幢新楼房拔地而起,不仅如此,王村还建设了6.7万平方米的村民福利房,按照每人30平方米的免费份额,三口之家基本都能分到一套两居室的福利房。就这样,王村人全部搬进了梦寐以求的公寓和别墅,家家户户用上空调、暖气、天然气、太阳能热水器。紧接着,铺路、治污、建菜市场、引入公交车,一项项便利生活的措施接踵而至。

  “我家有别墅、公寓、福利房,除了自住,还能租出去赚房租!”其实,即使没有房租,田士宝老两口每月6000元左右的收入也足够他们花销。每月领着村里发的近2000元的养老金,而且还年年涨钱——养老有保障,韩惠荣说,这是让她最踏实的事情。白天照看家人的生活,晚上到村口广场跳舞散步,这样安逸舒心的日子,是王村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写照。

  从没有收入靠儿女供养,到生活无忧安享晚年,甚至还能补贴子女,这些年,王村的老人们最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村里为适龄村民全部缴纳了养老保险,达到退休年龄后村民每月都能领到退休金。没有退休金的老人,60岁以后村里给他们每月发放养老金。老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也减轻了子女们的负担。不仅如此,村里还积极筹集资金为村民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进行二次报销,减轻了村民的看病负担……一系列民计民生措施,让王村的经济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生活富裕了,王村更加注重村民素质的提升。考上研究生奖励5000元,考上本科3000元,考上大专2000元,村里还设立了一系列教育奖励基金、拥军拥属基金等,帮助年轻人走向社会。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08-20


2019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