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03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医养结合”探路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建华

  医养结合 面对当下医疗就医难的现实,医疗服务进入养老机构是一条必经之路
  
  自从出现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医养结合”就成为了热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对于医养结合政策制定的实施方案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最怕的就是生病,一旦生病老两口就束手无策,真是要绝望了!”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其然告诉《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他今年已经85岁了,老伴79岁,住在越秀老城区的步梯房5楼,老伴行动不便,每次一生病,都给他带来巨大的考验“孩子不在身边,没有电梯,要将她从5楼抱下来,然后再去医院。”
  陈其然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到看病方便的养老院去终老。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下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犹如陈其然这种困境老人数目巨大,完善医养结合机制势在必行。
  
  养老医疗难题待解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在医院见到这一对老人时,陈其然这个个子一米八几的老汉却是满脸愁容,身高只有一米五几的老伴蜷缩在病床上。他对记者说,他们只有一个儿子,现在也是五十多岁了,儿子跟着孙子去看重孙子去了,因此,只剩下他和老伴两老口居住在老房子里。老伴在十年前便生活便不能自理,行动都得靠轮椅,因为住在步梯房的五楼,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常年都不出家门。自己身体好时,两人还能应付,两人中一旦有一人生病,顿时如临大敌。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两人的收入并不高,陈其然自己有2500元左右的退休金,老伴只有800多元,两人的收入勉强能够维持生活。“这一生病,我们只能要求医生尽量开医保药,自费药承担不了。”
  他们以及儿孙都认可他们到养老院去安度晚年,但公立养老院床位紧张,私立养老院价格不菲,正因为收入上的拮据,导致他们失去了进养老院的机会。
  谈及未来的打算,两老口深深叹了一口气。
  陈其然只是我国无数老年人中的一个代表,但他面临的困境却不得不受到政府及社会的关注。
  城市里的老年人大部分有退休工资或者儿女能提供资金上的资助,加上养老机构发展相对成熟,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相较于城市居民相对完善的退休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则缺乏有效养老保障措施。在农村,许多老年人的遭遇会更加凄凉。
  去年冬天,记者老家所在的广东粤北某县的农村里,一个老年人因为独居,在洗澡时不慎摔倒,爬不起来,活活冻死在卫生间里,直到第三天才被邻居发现。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根据调查发现,家庭养老本是最常见的农村老人养老方式,即家庭的成员一起照顾老年人。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很难赚到钱,因此,年轻人的价值观也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都会外出打工挣钱,每年待在家里的时间屈指可数,这就造成了很多农村老年人独自一人在家,无人照顾,养老问题也就愈发严重。
  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委刘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目前广东1亿多人口中,老年人口已突破1400万。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规划提出,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医院和养老机构各有所缺
  在传统的养老观念中,在家里儿孙满堂,有病时到医院治疗。这也是大多老年人幸福度过晚年的愿望,而面对现实,这种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更多老年人将要无奈地选择在养老院度过余生。
  早在2012年,《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便在全国多个城市对养老机构的发展情况做过调查,当年公立广州养老院有1200张床位全部住满了,只能是去世一长老年人才进一个。 广州市养老院院长洪佩贤告诉记者,在外面排队的老年人已经排到三年以后。而从广州市民政局了解到,广州市现有的公立和民营老人院一共170多家,包括民营老年人院在内只有2万多张床位。对于广州120万名老年人来说,目前的养老院床位几乎就是杯水车薪,除去部分居家养老的老人外,还有近100万名被挡在老人院之外,求院无门。
  于此同时,在老年人汇集的养老机构,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尤其显得重要。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而现状却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年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面对当下医疗就医难的现实,医疗服务进入养老机构是一条必经之路。
  近几年,随着国家在养老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养老机构数目有所增加,但面对社会的发展,对养老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医养产业的特色就在于“医”,要真正解决医养结合问题,在养老机构中,本身就要设置医护团队,融入养老工作中,解决养老者的基本需求,在出现重大疾病时,能够全面对接医院,全程负责。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医学人才进入到这个行业,但是养老机构本身没有能力培养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而且相对于医院来说,养老机构可以提供的资源及发展空间很有限,医学人才进入养老机构工作的意愿相对来说也会比较低,因此,养老机构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与医学人才到养老机构的工作意愿之间也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矛盾。
  “老年病科医生缺口高达90%。” 刘泽说,为加快弥补老年病科医生缺口,目前国家正实施老年医学重点专科项目,30个重点专科中有2个落户广东。刘泽表示,老年病科医护人员未来需求很大,出路亦多样化。除了医院老年病科外,还有社区老年医学团队,或服务于养老楼盘、养老公寓及会所等养老机构,医疗器械、康复设备、医药企业也都需要老年医学人才。有关数据显示,内地老人群体到2050年将达到最高峰。
  由于社会地位低,收入低及工作环境舒适度差等原因,很少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人才愿意从事与医养结合及护理等相关的工作。即便是学护理专业的人,也偏向于就职于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的工作。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过低,与养老机构得不到发展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医养结合发展势在必行
  自2014年的全国两会以来,“医养结合”就成为了热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对于医养结合政策的制定的实施方案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 ,当年9月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文中确定了以北京市东城区等50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北京市朝阳区等40个市(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并明确了试点单位应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全面落实医养结合工作重点任务,确保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山东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医养健康产业加速壮大,已建立总规模3600亿元的重点项目库,实现一年全面启动的目标要求。”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袭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工作强力推进,在政策引领方面实现“三个率先”:率先突破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政策障碍,医疗机构申办养老机构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率先出台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收费的支持政策,公立医疗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可参照养老机构有关规定收费;率先以省为单位将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提高到130元。
  广州在穗府办规〔2019〕2号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通知》中强调,着力放宽市场准入,精简审批手续,落实用地保障、税费减免,通过全面放开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通知》明确,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按规定实施备案管理。鼓励境外投资者在本市设立民办营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全面落实养老服务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非本地投资者举办养老服务项目与当地投资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境外投资者设立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境内投资者享受同等优惠政策,禁止对社会资本、非本地资本、境外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和准入门槛。
  在上海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在设施布局上体现医养结合,在养老设施建设布局时,与医疗设施通盘考虑、就近安排。鼓励有一定规模的、新建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在服务上体现医养结合,全面实施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根据统一评估后确定的不同照护等级,整合社区居家老年照护、机构老年照护和老年护理机构等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匹配相应的生活照料服务和护理服务。在队伍上体现医养结合,统筹老年护理机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将其中的医护人员纳入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总体规划中。
  2018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要求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办理,由相关部门集体办公、并联审批,不能再让市场主体跑来跑去。强化支持政策落实,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促进农村和社区医养结合,建立村医参与健康养老服务的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目前,我国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不断完善和鼓励“医养结合”在养老机构,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政策。
  由于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开始发展,尚无真正成熟的模式,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而医养结合作为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目前,国内的医养结合的养老细分市场尚未成熟,“医养结合”模式仍待探索。
  
  
《小康》2019年03期下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04-07


2019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