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02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时政
广东“组团帮扶”破医疗困局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建华 广东报

  结对子 三甲医院与县级医院签订“组团式”帮扶协议,在专科建设、医疗队伍建设、柔性选派、紧密医联体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
  
  通过“结对子”,广东省内14家三甲医院将对14家县级医院在专科建设、医疗队伍建设、柔性选派、紧密医联体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广东试图以“组团式帮扶”破解医疗不平衡困局的大幕正式拉开。
  
  广东虽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但是,即使在广东省境内,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三地区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早些年前,坊间曾流传“最富裕的村庄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虽是传言,但却并非毫无根据。
  同样,广东拥有许多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全国领先的医疗专业科室,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呼吸研究所,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但与此同时,粤东粤西粤北三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却面临难题。
  早在2016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调研之后,就一再强调“要加大粤东西北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投入”,以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水平。
  2018年11月23日,广东省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正式启动。广东省内14家三甲医院与14家县级医院正式“结对子”,签订“组团式“帮扶协议,将在专科建设、医疗队伍建设、柔性选派、紧密医联体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广东试图以“组团式帮扶”破区域发展不平衡困局的大幕正式拉开。
  
  基层医疗困局
  2016年11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前往梅州、中山、惠州、江门、东莞、韶关、清远等市调研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走访了几十家镇级卫生院,并听取了地方卫计委和镇卫生院负责人的汇报、医护人员的意见建议,实地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情况。
  胡春华通过对比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粤北三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情况,发现差距比较大,一再强调要加大粤东粤西粤北三地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投入;要认真研究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破解医疗资源布局不均衡、供给不足难题;要试点探索县级医院辐射带动乡镇卫生院的有效方式,大力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更好满足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要加大县镇医疗资源投入,做强中心镇卫生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广东省卫健委巡视员廖新波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可以看成是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缩影:病床数、人均预期寿命、医疗服务水平等都显著提升,医保体系基本建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待解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想看名专家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新的“看病难”问题;随着医疗新技术应用的不断增加,医疗费用相应上涨,造成了“看病贵”的现象。其次,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粤北三地区尤其是基层医疗水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事实上,大部分普通老百姓都在基层卫生院、社区医院完成日常就诊,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当地的调查数据显示,72%的受访者表示曾在社区医院就诊过,28%的受访者从未在社区医院就诊;只有一半的被调查者患上感冒等小病会首选社区医院,近四成患者仍然会选择二级医院甚至三级医院;在社区医院看过病的28.2%的受访者对医生水平不太满意,另有7.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不满意。
  基层医疗机构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医疗机构,为什么没有被老百姓认可?廖新波分析说,每个医院的水平和文化都有差异,甚至有些差异还不小,而各地的政府财政医疗投入水平的差异也很大。除了资金投入之外,医疗人才、体制等因素也是制约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原因。
  
  破局不平衡发展
  2018年1月23日,多个民主党派在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交的提案都聚焦基层医疗卫生“补短板”问题。其中,民盟广东省委会建议,应当确保已经出台的各项有利于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通过支持欠发达地区简化人才引进手续、建立引进中高级人才的“绿色通道”等措施鼓励引导医学人才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建议构建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三地区医院一对一帮扶合作机制,通过远程会诊平台、网上教学等方式对基层人才开展培训。
  同年11月23日,2018年广东省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内14家三甲医院与14家县级医院正式“结对子”,签订“组团式”帮扶协议,未来将在专科建设、医疗队伍建设、柔性选派、紧密医联体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
  帮扶工作主要是通过在三甲医院选派卫生骨干人才到受扶医院开展医疗活动,传授诊疗技术,手把手帮助培养医疗人员,培养一批医疗水平信得过、服务能力过得硬、当地医院留得住的医疗人才,让老百姓在当地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珠三角三甲医院帮扶欠发达地区医院并非今年首创,早在多年以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各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各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便与全省多地贫困地区医院组成了“结对子”帮扶,每年都会不定期选派优秀医生到这些医院开展教学、就诊等工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医生沈宏伟表示,医院与肇庆市封开县人民医院“结对子”后,将派遣妇科、肿瘤科、骨外科医生等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专家门诊、教学查房和手术演示等活动,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就妇科发展来讲,未来医院将以宫颈病变为突破口,建立继续教育平台,邀请专家到基层开展讲座和培训,提升封开县的妇科微创诊疗水平。”
  广东省卫健委主任段宇飞指出,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实施,有利于打通城市优质资源依次梯度下沉的通道,形成帮扶制度和机制,有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利于落实医改“补短板强基层”政策,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解决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清远市某县人民医院院长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上任院长十年以来,一直与暨南大学医学专业的教授有联系,每年都会请教授前来指导工作,甚至有些新的科室都是在这些教授的建议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因为我本身就是暨南大学毕业的,具备一些优势。”同时他也表示,现在由省里组团式开展,无论是设备配置还是人才培养方面,相信对基层医疗基构的帮扶作用会更加明显。
  而另一位韶关市某县中医院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虽然政府对基层医院的投入对比以前确实是大了许多,但是要应对目前基层医疗就诊压力,还远远不够,原因一是人才缺失,其次是设备跟不上。”
  从省级层面来看,广东省对通过此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发展不平衡寄予很大期望,无论是人力和财力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们在人员选拔、技术支持、帮扶物资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帮扶任务不完成,对口关系不脱钩。”段宇飞说。
  根据帮扶工作要求,2019年受扶医院县域内住院率将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帮扶任务结束后,提升至80%以上。三甲医院将帮助受扶医院创建3—5个特色专科,使它们成为有较高医疗服务能力和良好群众口碑的二甲医院。
  目标已明确,任重且道远。
  
  
《小康》2019年02期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02-27


2019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