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8年12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专栏
徐冰的文字要解构什么

★文 /沙子

  真正的艺术,就是艺术家专心致志把时间用掉后留下的痕迹,比如知名艺术家徐冰,用整年时间反映“一直以来对知识进不去又出不来的敬畏之感”,用呕心沥血换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学习。
  
  生于1955年的知名艺术家、版画家徐冰很容易让人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去八一湖“观看”《今天》的诗歌朗诵会。他挤在讨论的人群中,离被围堵的“青年领袖”越来越近。突然,这个领袖的眼光停在他身上,戛然停止宏论。他尴尬地低头看自己,原来是因为他戴着中央美院的校徽,绿底白字,景泰蓝磨制。在那时,这简直是一件稀罕的宝物,大部分人出校门就摘掉。他慌忙摘下校徽,继续听讲。这是多年后徐冰在《我的真文字》散文里披露的一个细节,他认为那个对视的瞬间,是在野艺术家和殿堂里的艺术家相遇后的互相吸引,非常有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正是《今天》和“星星画会”给中国带来了现代艺术,而徐冰并不知道此后自己和中国现代艺术会有那么深的瓜葛。多年以后,走进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馆,徐冰的创作瞬间就能让人记住。
  徐冰是对文字着魔的人,像仓颉一般玩弄文字于股掌之中,生生创造出4000多个看不懂的“天书”,用七年多的时间整理世界各地的标识,编辑成“地书”,讲述人的一天;把英文与中国方块字的偏旁结构等同起来,创作出“英文方块字书法”。他把两头发情的猪关在一起,用800公斤旧书扔进猪圈当垫土,这两头猪身上被印上了无意义的文字,它们在激情的驱使下嗷嗷嚎叫。他把手提电脑当作养蚕的场所,让蚕在各处吐丝,包裹起来后的作品命名为“Power book”,翻译成中文就是“力量之书”。
  徐冰很多时候都在用文字、用书进行创作,早在“天书”诞生伊始,就有人把他和解构哲学家德里达邀请到一个会场,以为会互相印证。但是他对德里达先生说早在知道有解构主义理论之前,他就在创作自己的天书了,他简单地把自己的作品称为“造假字”。他鄙弃现代艺术某些创作说,“今天的现代艺术,什么东西都可以称为作品,并把它阐释得价值连城”。
  那么徐冰的作品难道不是美国社会、外国评论家对他的过度阐释么?他们在他的作品里读出的是对传统文化、对经典的否定和讽刺,《解构与建构——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与徐冰艺术创作策略》里如此分析徐冰的天书创作动机:“他呕心沥血创造的貌似真实的汉字符号,铺散在刻意制造的历史文化凝重气氛中,真实性和虚假性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观者在经历一场暗喻人类生存空间与精神困境的游戏,而正是在这种消解‘中心’意识的游戏中,作者嘲弄了文化精英的思想优越感,避免了作品本身沦为弘扬文化传统的平庸主题秀,在寻找精神自由、拓展审美视野层面展现了不凡的超越能力。”
  徐冰的文字真的要解构什么呢?其实,最朴素的动机,用徐冰自己的话来解释最好:他做这样一本书,是为了反映“一直以来对知识进不去又出不来的敬畏之感”。他去图书馆查阅古书,研究每个朝代不同的字体、印刷技术、装订技术,然后用最好的刻字工具、最精美的纸张、最有口碑的印刷厂,印制出任何老教授都认不出来的假汉字,着着实实地过着自己的瘾。他用整年的时间,沉浸在手工创作的世界里。这样呕心沥血换来的,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学习。他理解了中国艺术的精髓,也理解了自己没法解释的兴奋感。他说人生的核心命题是“度过”,就是如何把时间用掉的能力。
  真正的艺术,就是艺术家专心致志把时间用掉后留下的痕迹。
  
  
《小康》2018年12期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8-12-29


2018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8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8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8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