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8年03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专栏
让“剑”带我一起飞

★文 /沙子

  虽然这只是一把声光电合成的宝剑,但我确信它削铁如泥、独一无二,《铸剑》这样的实验话剧或许不是很守规矩,我们却需要跟着它,从历史走向现实,从现在思索未来,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宝剑拔出的一刹那,它荧光闪闪、寒气逼人,龙吟颤颤、气场巍巍。
  我看得如梦如幻,虽然这只是一把声光电合成的宝剑,但我确信它削铁如泥、独一无二。今年1月20日下午,波兰著名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的话剧作品《铸剑》进行了北京站的首演。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我用8个小时连着看了两场,首场意犹未尽,于是晚场再来一回,还参加了演后座谈会。
  为什么对这部话剧很感兴趣?因为喜欢鲁迅的小说原著。在小说里鲁迅已经展现了高超的后现代技巧:眉间尺与老鼠的搏斗、掉了脑袋之后三个巨头在沸腾的鼎里激斗、捞出头骨之后滑稽的辨认场景,这种种小说情节让人觉得魔幻唯美,同时又极富历史意味和现实哲理。而坐在剧场里,我不但感觉到了原著的魅力,更感觉到了这部话剧带给人的视觉冲击。比舞台稍微窄一些的白色坡道加延伸平板占据了舞台的中央。在这块有坡度的板上,站在平缓地带,通过灯光和活动其上的人物的增减,这里可能是干将和莫邪的家,以及他们的铸剑场地,也可以是有小树林的眉间尺生长的乡间,还可以是人来人往冷漠的城市;而端坐在坡道最上方的,是国王森严的宫殿;连接宫殿和民间的那段是坡道,活跃在这里的人不断地攀爬、奔走、呼号,他们可能是大臣、优宠,也可以是大王的追随者。这简单的一个布景,给了人很多遐想的空间,时间、权力、欲望、冲突……
  “剑”,真的带着我“飞”了起来。难以抗拒的还有舞台上的灯光、音乐和全息投影、视频摄像等表达形式。有了灯光,白色的坡道和平板地块既可以分割,也可以融合;音乐烘托了远古的场景,并演示着现代都市的隔膜和人物内心的挣扎;当三颅同鼎的撕咬大戏上演时,全息投影竟让人忘记血腥,只沉浸在脑袋会唱歌的奇迹中。这部话剧对于二十世纪德国编舞大师库特·尤斯的创始概念“舞蹈剧场”探索、表现得相当充分,即“把形体、人声、音乐、影像等舞台元素都调动起来,以探索舞蹈与戏剧结合的可能性”。导演亚日那在演后座谈会上也提到,特效或音乐,其实只是一个工具,也是一种语言。
  看完这部剧,你可以用多种方式解读它的多重主题,比如探讨权力、专制、欲望、时间、道义、救赎,等等。有观众问应该如何理解复仇,导演亚日那提到这里有儿子为父报仇,这是人性方面的展示,也是眉间尺的宿命、事业;同时也有“黑色人”宴之敖为正义而报仇,他是义士、是侠客,他要担当自己为天下伸张正义的责任。这两个男子前仆后继,完成了看似匹夫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挥剑砍下了国王这个时间、太阳、规则的制定者的头颅。侠客为眉间尺报仇了,为朋友牺牲了。眉间尺为父报仇了,为自己的宿命付出了生命。他们两个联合起来挑战了专制,用小暴力抗议了大暴力,用智慧战胜了愚昧,用正义战胜了邪恶。
  曾记得某个话剧演员感慨道:话剧这点就是好,如果你塑造一个角色的话,可以给你时间和阅历让你反复琢磨反复实践。《铸剑》的这位波兰导演恰恰是抓住了这一点,将话剧的魅力——即兴和生成,无限放大、充分施展。在创作时,亚日那让每个演员尽情发挥,他只是把握全剧的总基调,并对主题进行提升。于是最终呈现的,能带着我“飞”的,是剧场技术、舞台表现与观众心灵的结合碰撞。
  从历史走向现实,从现在思索未来。或许这样的实验话剧不是很守规矩,但我们又真的需要它,来触动一下有些麻木的心灵,或有点油腻有点佛系的心态,真正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小康》2018年03月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8-03-30


2018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8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8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8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