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8年02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外国人的中国年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这个春节有年味儿

  “贴春联,逛庙会,发红包,拜年,吃饺子……”托尼有一年春节去朋友家,朋友的母亲给他们做了一大桌的饭菜,一大家子18个人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一起放鞭炮,最终他还收到了来自朋友家长辈的红包,这些都让他印象深刻。托尼说,中国的春节强调家庭的团圆,热闹而温馨,是他过得最有意义的节日。
  听说来自美国加州的托尼过年想吃饺子,他的中国朋友建议他买速冻饺子,说可以下锅直接煮,很方便,但他却坚持去菜市场买了饺子皮和白菜猪肉,按中国人的方式来剁馅、包饺子。因为他记得,往年除夕夜,托尼在一屋子外国朋友的欢呼和大笑中端上了自己煮的饺子——有的破了皮,有的漏了馅,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还是拿起筷子、叉子、勺子,开心地把这些饺子全都送进嘴里。
  “除此之外,我还尝试着学做宫保鸡丁、糖醋里脊、鱼香肉丝等,因为它们都非常好吃,我的女朋友也学会了几道中国菜。”托尼说,中国人过年吃鱼,寄寓着年年有余的意义,但对很多外国人来说,吃鱼是件挺痛苦的事,因为鱼刺多。但是,作为一个吃货,为了中国式鱼肉的美味,他已经练就了挑出鱼刺的“神功”了。
  2018年,还未到戊戌年春节,各大超市、百货商场、农贸市场就已经开始卖起了年货。托尼的女朋友——法国姑娘安雅已经在她的中国朋友带领下,开始着手购买福字窗花、春联、饺子这些“年货”了。她在中国的时间比托尼要长,她的中文十分流利,在春节的时候,也会用非常北京腔的语言说:过年好!新年快乐,恭喜发财!2018年虽然已经不是安雅在中国过的第一个春节,但是她却年年不改对过年的热情。
  的确,放鞭炮、看春晚、贴春联……这些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和乐趣,如今也在外国人中间逐渐传播开来。中国“年味儿”在外国人中流行了起来,中西文化在春节这个具有极浓烈中国色彩的节日里交融并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我最喜欢的就是过年时美丽的烟花。”安雅用流利的中文说道,“还有就是跟大家聚在一起打麻将。”她说,她知道四川麻将还有东北麻将,两者的玩儿法不一样。安雅在法国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中文,她很快爱上了这种“富有魅力的语言”,也爱上了东方文化。大学毕业前,她非常坚定地选择来中国深造。随后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几年求学期间,她交了很多中国朋友,甚至于有一年,安雅还提着稻香村年货,踏上北京到太原的高铁,到她的山西“中国姐妹”家过年。
  体验春运、包饺子、做年夜饭、赶庙会……这些事情,安雅一个也没落下。“从北京西站出发,人特别多,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在火车站。”安雅说,“不过车站工作人员非常高效地维持秩序,很快打消了我的顾虑。”安雅从春运中体会到,中国人思乡心切,渴望与家人团聚、回家过年的心境。
  “无论在哪个国家、过哪种节日,最重要的不是怎么过,而是在于跟谁过。”安雅说,她越来越能够领略亲人团聚在春节时的意义。“我在中国能够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温暖、好客的热情,能像家人一样团聚,能吃上中国家常菜,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所以,如今说起外国人过年的方式,可是一点都不“落伍”。不但微信祝福里都是过年里的吉祥话,而且抢起“红包”来丝毫不马虎。“我没抢到,再发一个吧”“谢谢老板!”“只能吃土了!”“宝宝们过年好!”这样和新年相关的网络流行语也难不倒他们。
  外国人在中国过春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把春节单纯当做一个假期,到逐渐进入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外国人成为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参与者、亲历者,也是中国不断接纳多元文化、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的过程。
  《小康》2018年02月下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8-03-09


2018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