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年05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宏观
深化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文 /蒋任重

蒋任重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秘书长、国家10.17扶贫基金主任
  
  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举措,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民生进步的关键性问题,要围绕“四个全面”,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为长远的发展来谋划我们当前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之后又在各种场合进一步阐释并深化了这个理念的内涵,成为指导我国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为我国在2020年前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广泛的理论价值。
  精准扶贫的理念是针对以往相对粗放的扶贫模式提出来的,要求扶贫工作要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确管理。但扶贫要真正做到精准,需要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来保障,需要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首先把贫困对象识别出来,使原来点多面广、资金零星分散的传统“大水漫灌式”扶贫向“精准滴灌式”扶贫转变,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精准扶贫的实施要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倡导的“结合实际、贴近群众、务实为民”的施政方针,要用“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态度狠抓落实,要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以民本情怀促进民生发展,从而帮助贫困对象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经过近几年的扎实工作,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很严峻。为了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特别强调,要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也就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一批。同时要求在建档立卡、驻村帮扶、分类施策、建立退出机制、金融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定点扶贫和东西协作、探索资产性收益扶贫、转变观念思路和方式方法、谋划长远等十个方面做足工作。
  具体来说,一是要在建档立卡上下功夫,把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扶贫开发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还要运用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来统计、分析、决策,助力扶贫攻坚。
  二是要在驻村帮扶上下功夫,目前全国有十几万驻村扶贫干部,要把他们的基层堡垒作用发挥出来,尤其第一书记要把扶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坚决避免走读、挂名等形式主义。
  三是分类施策,这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户制宜、因人施策,总之要找到切实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建立退出机制,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也不能盲目攀比,要靠数据、靠机制发挥作用。目前中央的政策是“摘帽不摘政策”,鼓励早脱贫,要形成“早脱贫有好处,不脱贫有约束”的导向。
  第五,要在金融扶贫政策和机制上花心思,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努力整合各类、各级金融资源,在国家金融政策的大框架范围内,向贫困地区和扶贫开发类项目倾斜,要强化全方位覆盖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的便利化特惠金融政策和措施。
  第六方面是一定要在资金监管和项目监督上下功夫,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下放到基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统筹运用,细致地安排资金项目,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打破扶贫资金“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局面,让扶贫资金真正发挥其牵引作用。
  第七,在深化定点扶贫和东西协作上花功夫,充分利用扶贫单位的有力资源优势对受帮扶贫困地区实施有效帮扶,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目标,考核到具体事、具体人,完善监管机制,把帮扶单位和帮扶成效挂上钩,实现定点帮扶的精准化。
  八是要在探索资产性收益上下功夫,贫困户的各种资源、资产可以盘活,可以资产性入股。比如搞光伏扶贫,可以把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土地资源、屋顶空间资源等折合成资产投入,换取对应的收益。资产性收益模式要和金融扶贫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撬动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项目中去,产生更多的收益来反馈扶贫事业。
  九是要在转变观念思路、方式方法上着力,对于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首先要在思想上突破,思路上转变,方式上改进、方法上优化,化贫困的压力为脱贫的动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来实施有效的扶贫开发项目。对于帮扶单位来说,也要总结经验、优化模式,探索在有限资源投入的情况下,产生最大成效的扶贫成果。
  最后是要在谋划长远上花功夫。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举措,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民生进步的关键性问题,要围绕“四个全面”,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为长远的发展来谋划我们当前的工作。
  精准扶贫是国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推进我国农村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扶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我认为必须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着力打通扶贫到村、到户、到人的最后通道,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要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近几年来,扶贫开发领域涌现了很多扶贫模式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如贵州黥西南州积极推广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村庄企业化、村民股东化、村委平台化、服务社会化等“三变四化”,推进产业扶贫和农村改革,为各地脱贫攻坚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遵义市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办法》等制度,积极探索扶贫资金灵活高效运用,促进社会机构在扶贫开发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些好的经验需要及时总结,及时宣传推广,让更多贫困地区从中受益。
  二是要严格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切实保障贫困群体经济利益。目前,国家为推进扶贫开发,启动和支持了很多开发式项目,包括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很多专业领域的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参与进来,这就带来了市场经营主体的准入问题,如果不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就会有很多打着扶贫旗号,实际上想谋取企业私利、套取国家补贴、分享扶贫资源的经营主体乘机介入,不仅扰乱了扶贫开发整体战略的实施部署,破坏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良好社会形象,而且会引发贫困地区群众的强烈不满,甚至转变成严峻的社会问题。所以,各级实施扶贫开发的政府单位都要把涉及扶贫开发范围内的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当做重点事项来抓,确保扶贫开发在阳光下运行,贫困群众能真正受益、尽快脱贫。
  三是要适时适度地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业的宣传工作。扶贫开发是国策,涉及到数以千万计的贫困群众的福祉,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开展的事业。围绕这个伟大的事业,应该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加强宣传工作。目前,中央的主要媒体都十分关心扶贫攻坚工作的进展,社会各界也普遍十分关注,很多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比如《小康》杂志就常年跟踪报道有关扶贫开发的工作进展和模式创新,为国家扶贫日开设扶贫专刊,举办“全面小康与扶贫开发”论坛等。
  在这样一个举国上下关注和支持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良好形势下,更需要通过有计划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有互动性的一系列工作,把各种宣传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形成合力,为国家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营造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态势。
  
  
  《小康》2017年05月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7-05-13


2017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7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