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年04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小康指数
投身教育:青年才俊的出走与回归

★文 /《小康》记者 刘源隆

  青年才俊 齐特(左)、冯宇辰(中)、蒋思哲(右),嘉朋汉坊的核心团队对于中西方教育体系的利弊有着最为深刻的体会
  
  对于起初依靠“模拟联合国”起家的嘉朋汉坊而言,将中国教育的优势发扬光大的同时,更希望将西方教育的优势引入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来,用商业撬动教育体制的改革
  
  “模拟联合国”,简称“模联”,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青年学生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通过亲身经历联合国会议的流程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国际大事。
  模联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并风靡于欧美国家的大学校园。2000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最早的模拟联合国团队之一——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协会。之后,在中国联合国协会的大力推广下,中国的一些高校开始相继参与或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
  “它更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游戏。”冯宇辰向记者解释道。这位被称为“模联”圈最资深的培训老师,大学期间就担任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协会秘书长的职务。如今他和三个好朋友齐特、李博霖、蒋思哲一起创办了目前中国最具规模,也是最为成熟的模联培训机构——嘉朋汉坊,他任首席执行官。
  
  “模联”也能是一门生意
  嘉朋汉坊首席运营官齐特说:“英语首先是必备的,在模联会议中,每一个与会者都要代表一个国家进行观点阐述,能够培养逻辑思考、公开演讲等能力。”
  此外,在国际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都要储备大量的知识,就像齐特所言,“这是一个综合的课程,通过一门课就能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
  很多人由此单纯认为模联是在辩论。“其实并非如此。”齐特直言,“模联最感染我的,就是它没有输赢,而是大家表决,做出决议,更像是学生们在讨论,形成一致的观点。它教会我们如何去融入一个集体、融入社会。”
  冯宇辰、齐特和李博霖是北京大学本科的同窗,也正是“模联”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2007年初,我们三个人代表北大去荷兰海牙参加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最早的创业想法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冯宇辰回忆起十年前的他们在海牙时每天的秉烛夜谈,创业的构思曾让他们激动得彻夜难眠。“李博霖有很多商业想法,齐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可能是他们之间的平衡者。”冯宇辰笑言。也的确如此,在教育培训领域,这三个北大高材生是极为默契的绝佳拍档。
  “当时的模联活动大多是一些高校在参与,我们希望更多中学加入到模联。”三人一拍即合。2007年大学还未毕业的三人成立了公司,凭借自己参加模联的经验,他们自己安排课程、编写教材,开始向感兴趣的中学推销课程。“第一笔生意我至今难忘,2007年10月份为北京171中学进行三天的模联培训,整个十一小长假,我们三个人就在宿舍备课。”冯宇辰说。
  这次培训效果极佳,他们开放式、新颖的授课方式赢得了学员们的一致认可。从那时起,他们确信“模联”也能是一门生意,也是从那时起,他们确信从事教育也能让他们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通过不到两年的时间,在他们的努力下,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国内办了两届四个培训营,500个学生的规模,海外带了两期学员去参加国际大会,有100多人”。
  然而,就在公司业务稳步上升的阶段,几个合伙人却有了新的想法,他们选择了在外界看来难以理解的决定——“激流勇退”。“我们当时觉得,我们似乎只会做模联了。”冯宇辰他们对于“模联”有些不太甘心了。虽然挣到了钱,赢得了行业的瞩目,但他们对事业仍有着更大的期望。
  几位合伙人商量后,决定把公司卖掉,然后各自开始了新的学习充电。冯宇辰进入了强生公司学习大企业的运作,齐特考上了巴黎政治学院开始攻读他第二个硕士学位,李博霖也远赴美国深造。但是他们都很清楚的是,他们还会回来,带着新知识、新发现回归教育。
  
  模拟联合国 嘉朋汉坊是目前中国最具规模,也最为成熟的模联培训机构。“模拟联合国”是他们的优势项目。
  
  青年才俊的二次创业
  2012年,几位合伙人相继回到北京,第九届汉语桥比赛冠军、正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通”英国人蒋思哲加入了团队,嘉朋汉坊教育平台应运而生。首先,他们还是以“模联”为基础,作为构建公司的主营业务。
  起初嘉朋汉坊并不被人们所看好,因为此时在模联培训的市场上竞争已十分激烈。蔚蓝国际、狄邦教育等都是他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嘉朋汉坊如若没有新的卖点,公司就难以立足。
  首先,嘉朋汉坊凭借昔日的资源,与哈佛模联、芝加哥大学模联以及北美模联这世界最大的三个模联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在每年暑期开展“模联—国际青年领导力特训营”,特训营安排了模块化的学习课程,包括演讲、表演在内的英文表达课程,囊括国际法、国际关系等知识在内的学术体验课程,还有开阔学生眼界的创新思维课程,全部导师都是三大模联机构委派的最专业的培训导师。
  嘉朋汉坊还瞄准了模联大会在中国的落地。哈佛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程度最高、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模联会议,组委会也希望将自身影响力扩大到中国的教育市场,这与嘉朋汉坊不谋而合。去年,哈佛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国会议终于正式在中国落地举行,作为联合主办方,嘉朋汉坊在模联培训的教育市场中脱颖而出。
  “不会只做模联。”嘉朋汉坊的创业团队发现许多来参加模联的中学生都有出国留学的意愿,而2013年左右,全国许多优秀的中学都开设了国际部,瞄准了西方知名学府。“但是很多国际部的老师们并不知道该让学生们学习什么、准备什么。而且,凡是学生用的教材都要教育部门的审批,有些科目是不能开设的。”有着丰富海外留学经验的嘉朋汉坊团队嗅到了新商机,给中学的国际部制定了一整套的综合性学习方案,一方面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不违背教育部门的规章制度,因此受到了广大中学国际部的青睐。
  目前的留学潮,呈现出一种奇怪的现象,成绩不好的孩子在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下,选择海外一些“野鸡大学”留学。冯宇辰对此非常不认可,“留学,必然是去学习国外比我们优秀的学科专业,如果只为了文凭,学习的专业没有国内的好,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嘉朋汉坊还会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升学指导,让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孩子都能考取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研学交流平台提供贴心服务
  和学校国际部的合作,又让嘉朋汉坊发现了新商机。每年假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欧美国家研学旅行,但学生体验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一般的研学项目,大多是中国学生跟着外国孩子吃住在一起,还要一起上课。我们发现,虽然两者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对于时间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
  长期研究校际研学项目的嘉朋汉坊首席产品官蒋思哲告诉记者,中国孩子的英语能力有高有低,跟着外国孩子一起上课,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比如在美国,如果上历史、拉丁语等课程,中国学生一般很难听懂,也很难理解;如果是上数学、物理等课程,对中国学生来讲,又太过简单了。”反之,美国学生来到中国,也必然面临着同样的苦恼。
  嘉朋汉坊团队迅速开展头脑风暴,他们希望研学项目成为真正以学生为主导和中心的学习项目,他们策划了一个中美校际的交流平台Alpha exChange,通过网站的形式呈现。
  各个参与的学校,把学生的资料、性格测试、基本需求都上传到网站上,系统就会根据资料进行速配。通过系统匹配,互相感兴趣的学校就可以以此建立联系了。
  “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选课了,我们把课程安排为三类。”蒋思哲为记者演示讲解,第一类是自选课,当中美双方两个学校互相感兴趣,那么双方的老师就会把不同年级一周的课程表都上传到网站上,学生就可以在网站上进行选课。第二类是课题研究,美国和中国的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在业余时间,专门为来研学的孩子开设一门研究课程,研学结束每个学生都会完成一份课题研究报告。第三类是社团活动,这就视孩子们的特长而定了,可以跟着自己的研学伙伴到社团中体验学习。
  “这个平台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帮助研学领队的老师管理团队。”蒋思哲说,老师突然要找一个学生,但不知道学生在哪个教室上课,学生上课也不开手机,这就出现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每次都需要广播,这很打扰学生们的学习。”通过这个系统,领队老师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学生在哪个教室上什么课程。
  从2014年这项业务开展至今,中美两国数十所学校都通过这个平台优化了自己的研学旅行项目。“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中方和美方合作的学校体验都特别好。因为每年各学校都有这样的需求,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起步虽然不算早,但客户的黏性却非常高。”冯宇辰说。目前已经有不少美国的学校希望支付费用将这一系统用于他们和欧洲之间的游学项目。
  嘉朋汉坊的这套系统也得到了国家汉办、海外孔子学院的大力支持。“他们发现这项学习计划一方面促进中国学生了解世界,另一方面也帮助国外学生了解中国,因此还给我们介绍了大量的海外学校资源。”
  
  用商业撬动教育体制改革
  无论是模联培训还是研学项目,面对广阔的市场,很多教育机构不考虑学生的意愿与语言水平,盲目招生,造成了学生巨大的心理负担与学业压力。
  为了保证学习的质量,嘉朋汉坊有着自己的原则。
  “在面试中,我们遇到很多学生,他们直接会对我们说他并不想参加这个学习项目,而是父母强制的。”在齐特看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违背了学生的意愿,那么花钱是不值得的,所有老师付出的努力也都白白浪费了,对于公司来讲,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就打了折扣。
  此外,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不足,参加模联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嘉朋汉坊设置了前置的面试环节,对报名的学生进行性格测试、语言能力考核等项目面试。
  “曾经我认为我们公司的核心是客户资源,客户对我们至关重要,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学生创业项目来讲,和大的教育机构拼客户资源是难以为继的。”冯宇辰坦言,“随着我们在教育领域立足,我意识到团队就是核心。”嘉朋汉坊如今形成了近30人的团队,大部分都是他们在北大的校友和曾经的合作伙伴。“所有人对公司的文化、理念非常认可。”正是有着战斗力极强的团队,由此创造的商业模式是冯宇辰如今认为他们最成功的地方,“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随便一个公司或机构能轻易模仿的。”
  目前,嘉朋汉坊教育平台吸引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许多欧美顶尖商学院将他们的商业模式写成了案例。
  冯宇辰、齐特、李博霖都是从小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研究生阶段,他们都选择了到国外留学。而蒋思哲是成长于西方的教育体系,因学习汉语来到中国留学。这样一个团队,对于中国教育体系和西方教育体系的利弊有着最为深切的体会。
  “我们希望将中国教育的优势发扬光大,更希望将西方教育的优势引入到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来,双剑合璧,那么受益的必将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对此齐特说得很是恳切。
  “我们还是会办学,我们希望以和中学国际部的合作办学作为开端,最终实现实体学校的理想,将我们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冯宇辰对公司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计划和构想,然而在他的理性中却也充满着情怀。“说我们不为商业利益,这是虚伪的。但我们的确不是只把商业作为我们的唯一目的,希望用我们探索的商业模式来撬动我们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这才是我们最大的理想与愿景。”
  
  
  《小康》2017年04月下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7-04-26


2017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7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7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7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