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年01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专题策划
2016年,那些温暖人心的新闻

★文 /康综

  2016年7月10日下午7时开始,华容县新华垸溃口,满载土石的卡车冲入河中,用庞大的车身堵住洪水。司机身绑安全绳在入水前跳车。
  
  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暖新闻,没有利益攻击,只有满满的爱和温暖。
  
  媒体是社会责任的守望者,暖新闻是媒体人的情怀,当人们在愤怒、彷徨时,这些新闻会为他们提供前行的力量和指引,对生活充满希望,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跨越难关的勇气。
  刚刚过去的2016年,暖新闻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小康》杂志梳理出了数则感动你我的暖新闻,歌颂普通人的善良,为生命倾注力量,为心灵点盏明灯。
  
  湖南华容:抗洪“卡车敢死队”
  在开上大堤之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爱车会一去不返。但在接到指挥部命令之时,他们却毫不犹豫踩下了这一脚最坚定的油门。
  2016年7月10日,华容县新华垸发生溃口,致使2万多人紧急转移。现场指挥部临时征用现场运输砂石的私家卡车,以“连车带石”的方式驶入洪流堵溃口,不仅成功阻止了溃口继续扩大的趋势,也为大堤的最后合龙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群司机因此被人们称为“卡车敢死队”。
  这群“卡车敢死队”的成员并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公司或任何一个部门,他们就是一群平日里靠运输渣土谋生的普通个体司机。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绝大多数一家老小的生计全都维系在这辆卡车上。平日里,他们在华容县和周边的建筑工地运送渣土,每天大概能赚到两三百元。最近几年,跑渣土的司机越来越多,行情一天比一天差。
  如果,他们在得知指挥部“以车堵口”的决定时调头离开,并不会受到任何追究,也不会遭到人们的指责。但大多数司机甚至还没等得及拍摄指挥部用于日后赔偿留资的照片,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往前冲。“一台车二三十万,说不心疼那是假话。”司机刘康说,当看着爱车闪烁的尾灯被洪水一点点淹没直至完全熄灭,自己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这就是普通人在紧要关头做出的非凡举动。
  2016年7月21日,湖南省华容县政府召开奖励大会,向7月10日新华垸溃口抢险中的“卡车敢死队”进行赔偿和嘉奖。16名司机共获得赔偿总计261.77万元,其中包括对每名司机的1万元奖励。
  
又累又饿,金增和在输液时睡着了。
  
  浙江金华:民警输液时抱面条睡着
  浙江金华一民警在医院输液,抱着面条吃的时候睡着,照片被网友发到朋友圈后引发热议,不少网民对该民警点赞。据悉,该民警是磐安新渥派出所的民警,名叫金增和。
  2016年11月13日早上5点45分,派出所接到一位大妈报警,称家中的钱被偷了。
  金增和与同事赶到现场后,大妈说不出钱放的地方,他们调查后,也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就让大妈仔细回忆,最终大妈想起,钱被存到银行了。
  等到他们处理这起案情,已经是10点了,在所里简单吃了早饭后,又接着出警了。等到处理这起警情后,又过了午饭时间,之后金增和就请假说天气冷,回去拿被子,其实是肚子疼痛到医院看病。医生说得了胃炎,要按时吃饭,安排其输液。
  晚上,派出所内勤发现其又没来吃饭,就打电话给他,得知在输液,就送了碗面条过来。内勤走后,金增和边输液边吃面,吃着吃着居然睡着了。等他醒来时,所里的同事们也赶来看他了。
  金增和今年30岁,之前一直在乡镇工作,2016年6月份才正式成为一名民警。他说,他一直有个警察梦,当警察本来就准备好吃苦,如果想享受,就不会当警察了。
  
深夜,深圳市民赶来买土豆。
  
  深圳:市民一夜买光32吨土豆 让青海大爷早点回家
  自2016年11月5日起,来自青海的六旬老人和他从青海托运过来的32吨土豆就一直被“滞留”在深圳无处可去。11月14日,了解此情况的深圳多位市民将此消息发布至网络和朋友圈,引起关注,32吨土豆几乎一夜卖光。
  有媒体描述了当时的场景。在深圳观澜环观南路大和工业区内一街道旁,一位衣着朴素来自青海的六旬老人正在帮前往购买其土豆的人搬运土豆,现场还有多位深圳市民以及多位公司员工前来购买,并自行搬运,多辆货车停在街道中间。
  马大爷是青海化隆县人,今年60岁。他说,自己从未出过远门,这次来深圳是因为遇到了“赚钱机会”。“10月底,女婿和海吉星市场一个商户闲聊,说可以借用那个商户的店铺卖土豆,直到卖完为止,卖出一斤给商户1毛钱的提成。”
  “租车的运费是1吨500元,一共花了16000元。赶了4天4夜的路终于来到深圳。”让他始料不及的是,11月4日晚到达海吉星市场后,却被告知,因为他的土豆大小不均匀,没按规格分类,不符合市场标准,无法在市场买卖。
  “我们公司老板早上从这里经过,了解这个事情之后,觉得要帮助一下这个老人,于是让我们员工前来购买一些土豆。”代表深圳某公司前来购买土豆的一位员工说,今后一个月我们每餐都要吃一顿土豆。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市民表示,看着这个老人在这边已经待了好几天了,“我们帮着买一点,帮老人早点回家。”
  
民警张新宇陪环卫工避雨,这一幕被网友拍摄下来。
  
  广东珠海:警察打开车后尾箱陪环卫工避雨
  2016年9月3日,珠海人的朋友圈都在被这张图片刷屏!雨天的马路上,车尾盖被打开,一位车主和一位环卫工人并坐在后备箱里躲雨……
  车主名叫张新宇,是珠海市公安局出入境与外国人事务管理支队的民警。张新宇表示,大家的点赞、关注,让他“受之有愧”。
  据张新宇回忆,当天上午10点多,他从家中出发去唐家市场买菜,在华发蔚蓝堡小区附近路段时,突遇大雨,并看到一名环卫工人在大雨中无处躲避。于是,他停下车来,请环卫工人上车,表示愿意载他到避雨的地方。但环卫工人称,身边还有自行车,没法装车带走。张新宇又请环卫工人上车避雨,但环卫工人拒绝了。见他神色犹豫,张新宇索性打开后备箱,自己下车和环卫工人一起坐到了后备箱里。
  张新宇坦言:“事情传开后,很多人点赞,我感到不安。我们身边,有很多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一线的民警,而我只是一名受理窗口的基层民警,与他们相比,我的行为很平常,却获得这么多褒奖,真的有些不安。”
  张新宇所在受理大队副大队长徐丽丽介绍,2015年4月,张新宇从北方调来珠海工作,在工作中表现不错,接待群众时细致、热心。
  “打开车后尾箱让环卫工避雨这种行为值得点赞,但这也是我们支队民警一个很平常的举止,没想到带来了这么大的社会反响,看来社会对正能量的需求很大,对正能量的传播能力非常强。”珠海市公安局出入境与外国人事务管理支队副支队长谢咏表示。
  张新宇收获这么多外界赞扬,支队会否对其嘉奖?谢咏表示,虽然张新宇的“暖心行为”值得弘扬,但公安系统内部奖惩有明确规定,只能对其进行精神鼓励。
  
护士王艳手写的鼓励话语。
  
  淅江杭州:护士手写4页纸鼓励聋哑孕妇生产
  聋哑孕妇要生产了,但无法与人交流怎么办?杭州一助产护士王艳为了鼓励和指导对方,在手术室边写字边与她交流,至生产结束,足足写了4大页纸。网民纷纷为这位有爱有责任心的护士点赞。
  2016年4月18日,怀孕39周的郑女士来到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生产。然而,让助产护士王艳紧张的是,对方是一位聋哑人,无法用语言沟通,这给生产带来很多困难。虽然王艳已从业15年,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王艳首先想到了手语翻译,但经过翻译,表达会有些偏差,王艳最终决定还是用写字的方式与产妇亲自沟通。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迎接宝宝的到来。我是手术室护士,我叫王艳。我们会为你和宝宝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王艳写下这句话,拿给郑女士看。
  郑女士看后抓着王艳的手,脸上紧张的表情终于舒缓了一些,露出了笑容。
  “咱们现在要开始做一些术前准备工作了。你要一起帮忙,好好配合哦。”“宝宝出生了,男孩子,恭喜你啊,真为你高兴。”“我去把宝宝抱过来给你好好看一下。然后送你回病房,好吗?”……
  王艳每写一句就给郑女士看一眼,郑女士全程只要点头或者摇头就可以。
  “宝宝六斤八两。他哭了,哭得很大声。”王艳第一时间“告诉”郑女士。
  突然郑女士也哭了。王艳马上“问”她:“怎么哭了,是觉得疼吗?”郑女士摇摇头,王艳明白这是初为人母的喜悦,又马上写字安慰她:“不哭了,宝宝挺好的。你要开开心心的。咱们一切都顺利得很。”
  剖宫产顺利完成,郑女士以及家人对医生和护士都表示了感谢。22日,在医院生产结束的郑女士,在家人的呵护下出院,出院前她又拿出这4页纸看了又看。她用手语告诉家人,她十分感谢王艳护士,并要把这几页纸带回家一直珍藏。
  在网上,网民纷纷为这位护士点赞——“暖心”,“医德的典范”,“中国好护士”。
  
柳州市弯塘路的“爱心墙”,挂满了衣物。
  
  柳州“暖心墙”:闲置衣服传递城市温暖
  “你我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更温暖”。2016年2月初,在广西柳州出现了多面写着这样话语、挂着御寒衣物的“暖心墙”。当地爱心人士发起的这种“暖心墙”出现以来,不断有市民送来御寒衣物,也不断有城市困难群体从墙上取走衣服。“暖心墙”传递着城市的温暖,感动着许多人。
  2月3日,在位于柳州市弯塘路一个大院门口,一堵粉红色的墙上写着“暖心墙”三个大字,旁边写着:“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洁净无破损的衣物、鞋或生活用品放上,真正需要的人可以随时取用。”墙上数十个挂钩上都挂满了棉衣、夹克、毛衣、羽绒服、棉鞋等御寒衣物,下方的桌子上也摆放着不少。几个中老年妇女正在“暖心墙”前挑选衣服,挑选之后再试试合不合身,感觉合适之后装进袋子带走,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
  柳州第一面“暖心墙”自1月下旬建立以来,得到市民的认可和赞许,很多市民纷纷参与传递温暖。许多市民将清洗干净的厚实冬装送来挂上,让不少生活困难的市民从墙上取走衣服,穿在身上,度过冬天。
  2月3日,第二面、第三面“暖心墙”在位于柳州市燎原路的茅山社区建立,“暖心墙”正在不断放大城市温暖。
  “暖心墙”是发源于国外的一种献爱心形式,在一些国家这被称为“友善之墙”。柳州“暖心墙”的发起人洪静介绍,她在国外度假时,发现了这种献爱心方式,就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起建设“暖心墙”的号召。
  
90后女孩王雅静用下巴创作文学作品。
  
  安徽:王雅静用下巴创作文学作品鼓舞人心
  “从前我很孤独,没有想到如今我会接触这么多朋友,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一起迎接成长”。坐在电脑前,王雅静熟练地用下巴一一点开QQ、信箱、微信等,里面的朋友人数将近800人,而这些都是她联系较为密切的,如今她的朋友圈或许比她自己看到的还要大。
  1992年,王雅静出生在阜阳市颍州区,罹患先天性小儿脑瘫,一级残疾,脖颈以下严重瘫痪,但她用不屈的斗志和聪颖的智慧与命运抗争。2008年,她尝试用下巴操作鼠标,进行诗歌创作。八年来,坚强执著的她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累计创作了四千余首(篇)诗、散文、童话。2012年出版了诗集《路过心的风景》,2015年发表中篇童话小说《她是阿莉尔》。作为阜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她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也用言行激励着身边的人。
  近年来,坐在轮椅上的王雅静走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事迹报告会四十余场,听众累计超万人。开通微博、雅静励志信箱,在网上积极传播正能量。
  在这个圈里,她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体会了丰富的人生经历,同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现了自我的价值,收获了信任、友谊和快乐。
  她说,自己的初心是希望接触她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阳光和美好,都能变得积极而快乐。
  
河南洛阳农村小伙马小鹏为残疾妻子搭建“爱情电梯”。
  
  河南洛阳:马小鹏为残疾妻子建“爱情电梯”
  河南洛阳31岁农村小伙马小鹏为残疾妻子建造简易电梯一事披露于网络后,引发网友感叹,“爱情电梯”也因此得名。
  马小鹏夫妇的日子虽艰辛但很温馨,对残疾又患尿毒症的妻子张桂林,他一直践行着“想去哪儿就给我说,我的腿就是你的腿”的诺言。马小鹏甚至还打算,等有条件了就买辆车,带妻子外出看世界。他的情意之举,被当地村民赞为“令人佩服的真男人”。
  马小鹏家住洛阳市老城区邙山镇,他家的老式平房被前排邻居家的二层小楼阻挡一部分阳光,行动不便的张桂林很少晒到太阳。2015年底,马小鹏花了10万元在原有房子的基础上加盖了一层,张桂林搬到二楼居住,终于可以晒到太阳了。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坐在轮椅上的张桂林上下楼很不方便。细心的马小鹏知道妻子想出去转转,就开始思考解决方案。
  2016年2月,马小鹏买来钢管、铁皮和电动葫芦,开始建造升降机。一个月后,一个高约6米的升降机在他家小楼前建成,乘坐升降机从二楼到一楼耗时45秒。
  “(这个电梯)根据她的体重和轮椅的重量建造。刚开始放了超过她体重两倍的重物,进行运行试验,保证安全第一。这个电梯断电时会停止升降,不会掉下来,安全系数还是非常高的。”马小鹏介绍说。
  有了“爱情升降机”,张桂林可以很方便地到楼下活动了。而马小鹏自己买材料建造升降机节省了一部分钱,“省下的钱用来买车,以后带桂林出去兜兜风”。如今,除了每周二和周六到医院做血液透析,张桂林在家做起了支付宝客服。马小鹏也不再外出打工,跟着妻子学做网络兼职,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和照顾妻子了。
  据了解,6年前,为人憨厚老实的马小鹏执意与摔伤瘫痪的张桂林结婚,他一度被村民认为“犯傻”。有了女儿后,张桂林又患了尿毒症。日子虽然艰辛,但马小鹏始终对妻子不离不弃,照顾得细致入微。
  
69岁老人照顾患精神病邻居十六年,姐妹相称。
  
  山东济南:老人16年照顾精神病邻居
  对于69岁的济南市槐荫区前周王庄村民张永勤来说,刘传香这个姐姐注定是她一生的牵挂。从2000年开始无微不至地照顾邻居刘传香,张永勤已经坚持了16年。
  73岁的刘传香,虽然外表看起来与其他老人没有什么不同,但她却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而且很严重。严重到什么地步?村里的人见她都躲着走!
  那是2000年,刘传香80岁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只能卧床修养。老人操持一生,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刘传香。自己不在了,女儿可怎么生活呢?村里看到这个情况,也想找个合适的人来照顾刘传香,但没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这时候,张永勤站了出来,她懂刘传香,她知道,如果老人离去,任由刘传香自己生活,生存都会成为问题。当时,她给村委会撂下了一句话:“她是我的邻居,也是我的姐姐,我来照顾她吧。”
  就这样,张永勤每天为刘传香做饭送饭、穿衣洗澡、整理打扫,无微不至。后来,为了方便随时照料刘传香的生活,张永勤又把她接到自己家中,与家人同吃同住,二人以姐妹相称,张家人也把她当做自家老人赡养。
  自从来到张家之后,刘传香的饭量大了许多,身体也变得硬朗了起来。看着姐姐的变化,张永勤打心眼里高兴。等她给姐姐盛好饭并安顿好座位后,全家才开始动筷,一起吃饭。
  精神病人的举止和思维毕竟不同于常人,面对刘传香的无理取闹,张永勤虽然委屈,却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更加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现在,刘传香不再是动不动就打人骂人了,而是逐渐变得温和,能主动跟人打招呼了。正是张永勤这份无私的爱,让老人心中的不安全感逐渐减少,使她学会了信任。
  如今,刘传香已经把张永勤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张永勤和家人就是她的亲人。
  
王景芝(右)准备给顾客更换自行车筐。
  
  宁夏银川:摆摊老人王景芝28年低价服务群众
  宁夏银川市六旬老人摆摊28年、坚持低收费为群众服务一事近日引发网民热议。
  “我做的其实只是分内事,没想到在网上火了。”62岁的王景芝说。
  “28年来坚持低价为群众服务,价格几乎没涨”的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处被网民纷纷转发,其中微博点赞过万,数千人评论。微博中,王景芝穿着厚冬衣、头戴棉帽,正在为顾客补鞋、修车。由于穿的是老伴的“二手”衣服,微博中不少网友还误把她称作“好心老爷爷”。
  王景芝的摊位位于银川市西夏区平吉堡乳香花园附近的农贸市场,摊位不大,补鞋机旁整齐地摆放着装有螺丝、橡胶底、铆钉等物品的四个铁盒,身后一辆三轮车是出摊、收摊时的交通工具。
  对于不少网友热传的“28年不涨价”,王景芝说:“虽然生意不是很好,但说修鞋没涨价是不对的,28年来稍微涨了点,比如以前钉鞋跟不到一块,现在收两三块,自行车补胎也涨到了两块,咱不能骗人。”
  王景芝1975年从河北来到宁夏,在当时的平吉堡建筑公司当小工,1988年起在农贸市场支起了修鞋修车的摊位,无论寒冬酷暑,她都会出现在街头,如果身体不适,72岁的老伴李海山会来“顶班”,39岁的儿子在一家汽车修理店打工,老两口每月吃药治慢性病也花费不小,一家人过得并不富裕。
  在王景芝的鞋摊,一些来修鞋的顾客不是砍价而是抬价。“有顾客修完鞋问价钱,3元的顾客给5元不让找钱了,还有的直接给10元,我跟老伴都会追出去把多给的钱还回去。”王景芝说,前不久她因病住院没出摊,一个修车的常客听说后,到摊上留给她100元。“我摔倒颅内出血两次大手术用完全部积蓄还举债3万多元,不少好心人都想帮我们,心意我们领了,但大伙都不富裕,靠自己努力,摆摊挣钱心里踏实。”
  王景芝说:“这个摊是靠着街坊邻居们的关照才开起来的,我们能维持生活就行,别人关照我们,我们回馈他人,这是应该的。”
  
浙江衢州。深夜,一警车照亮老人回家路。
  
  浙江衢州:警车照亮老人回家路
  寒冷的冬夜,一对骑着三轮车的老夫妻,一段漆黑的路,一辆默默徐行打着车灯护送的警车……一位网友夜跑时随手拍摄的照片却在近日引爆了网络社交圈,微博、微信上不断有网友留言转发,“温暖人心的事,值得传递给更多人。”
  “晚七点半,夜跑途中,一辆警车开得非常慢,走近了才发现,缓慢的行驶只为用两条光柱照亮前方漆黑的路,而路上,正有一对年老白发的夫妻吃力地蹬踩着三轮车。”当地市民戴鹏亲眼目睹了这一幕,“这条路来往车辆比较多,而且没有路灯,这辆警车正是为了老人的安全,才慢慢跟在他们的身后照明。”
  戴鹏很感慨,回到家后,便将夜跑时看到的一幕发在了朋友圈。“这么正能量的事,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也应该让做好事的人同样感受到温暖。”
  这辆警车属于衢州市公安局柯山分局。当日值班巡逻的民警郑士龙说,当时和另一位民警出警后准备返回,看到两个老人在一段正在改造的路上吃力地骑着三轮车,路面不好走,也没有路灯,于是决定送老人回家。
  郑士龙驾着警车以不到10码的车速小心跟在三轮车后,而警车的两束橘黄色车灯也照亮了老人前行的路。“大约跟着送了500米左右,我们把两位老人接到了车上开车护送,三轮车让另一位民警骑着。”郑士龙说。
  网友们都被这个温暖的小故事感动了,纷纷转发评论。“汽油和蓄电池,电线和水蒸气,这一刻发出的是人性的光芒。”在微博上多个媒体公众号也转发了这则消息,目前阅读量早已超过了千万。
  “对基层民警来说,这种类似的事情习以为常,没想到对我们来说早已习惯的小事会传递这么大的正能量。”郑士龙说,一件小事就能拉近警民彼此的心。
  
  
  《小康》2017年01月中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7-02-07


2017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17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17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17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