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6年09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小康指数
中国教改路在何方?

★文 /《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刘彦华

  现实语境 旁观者不难看到荒诞、扭曲;置身其中的人,却不得不在其中寻找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这就是当下中国教育现状的真实图景。
  
  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就是人人享有、人人出彩,就是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公众对于未来中国教育的总体判断如何?“2016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有信心”者占了近七成,比“没信心”者多了35.3个百分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
  2016年7月至8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研智库,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教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及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15~2016年度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72.8分,比上年提高了1.8分。
  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主要是从教育投入及政策偏向性、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执行、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感受、平均受教育年限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2015~2016年度教育投入及政策偏向性指数、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执行指数、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感受、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分别为72.8分、90.0分、64.7分、58.2分和82.6分,比上年度分别提高2.2分、0.1分、2.1分、2.2分和2.1分。
  通过数据梳理,不难发现,自2005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首次发布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经费不断增加,以及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教育小康指数”在逐年提高,2015至2016年间,中国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效果给力。
  另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也是政府治理教育的宗旨。2016年,人民对教育更满意了吗?调查结果显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占比70.9%,比去年大幅提高了36个百分点。对中国教育投入及政策予以肯定的受访者占比也较去年提高了37.1个百分点,达到66%。
  人们对中国教育更满意了,也更自信了。以往人们普遍赞成国外教育优于国内教育,但是在本次调查中,面对“你心中最理想的接受教育的地点”一题,48%的受访者选择了中国内地,远高于国外13.4%的占比。
  并且,即便是选择出国留学,较之前两年,人们的选择也趋向多元。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理想的出国留学目的地,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五者之间占比相差并不大,第一名与第五名相差10个百分点,而在2014年、2015年该项调查中,美国分别以62.5%和63.8%的高占比位居榜首。
  
  
  
  国人最关注的教育类型:
  高等教育首超义务教育
  在“2016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高等教育以36.3%的得票率位居“最受关注的教育类型”之首。这是近年来该项调查中,高等教育第一次击败义务教育,登上榜首。
  其中缘由并不复杂。6月3日,就在距离2016年高考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教育部出了一个大招:一批建设“985”、“211”工程的文件失效。对此教育部的解释是: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了新部署,将“985”、“211”工程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几乎每一个学子和家长心中都有理想的“985”、“211”,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也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家长或者学生要求说,一定要填上“985”、“211”大学。
  “985”、“211”大学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以“工程”拨款方式办高校选出来的一批可以得到国家资助的高校。目的是想要通过给这些学校资金上的支持,帮助它们打造成享誉国内国外的知名学府。
  毋庸置疑,“985”、“211”工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一定的历史功绩。但其当下凸显的弊端更为显著。其中最让人诟病的便是无形中人为地造成了大学的三六九等,拉开了大学之间的差距,对于大学的发展、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公平。很多人可能说不清“985”和“211”是什么含义,但都知道这是中国优秀高校的代表,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是官方圈定的优秀高校的代表。对于高校,这几个数字,意味着极大的政策、拨款倾斜;对于学生,这意味着自己考上名校的资格认定;对于一些企业,这是招聘启事中的第一轮筛选。
  其实,“985”、“211”是否会被废除已经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据了解,早在3年前,两大工程事实上已处于“暂停”状态。现在重要的是,“双一流”和“985”、“211”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近期,网上一份“双一流建设拟定大学名单”的流传引发高度关注。虽然教育部第一时间出面否认,称从未发布过“双一流”名单,但关于“双一流”和“985”、“211”之间的关系,已经引发众多讨论。
  记者截稿时,在百度新闻上搜索“985”、“211”、“双一流”等关键词,累计可搜索到上千篇相关新闻报道。创建“双一流”,教育界专家普遍持支持态度,认为该计划会对国家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积极意义,部分网友也认为教育部这一举措必须支持,但认为改革没有什么意义的网友也不在少数,网友“我可是很搞笑的”便是其中一位,在他看来,“就算有了新称号,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原来的配方,原来的那一拨大学。”
  对此,教育部作出了明确回应——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并不是针对某几所名校的,而是开放的。任何一个学校的强弱都是学科决定的,即使是一流大学,也不一定每个学科都是一流的。
  “双一流”建设的方向已定,接下来就看各大高校的行动了。透视到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推进高校改革创新。“2016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评选出了“最受关注的十大高等教育问题”,功利化愈演愈烈排在了第一位。以下依次是:人文教育匮乏、教育产业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评价学生过于依赖分数和量化考核、研究生扩招泡沫化导致质量下降、对学生不是“服务”而是“管理”、学风浮夸学术造假、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以及教授与导师素质不高的问题。
  
  
  浙江教育为何改观大?
  “您认为中国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做得最好的地方是哪里?”是“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的保留题目,2016年该题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北京、上海、香港等传统教育高地排名依旧靠前,变化不大外,浙江的表现异常突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排名均由2015年的第8名上升至第4名,位列北京、上海、香港之后;高中教育位列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比2015年提高了6个名次。
  对于浙江教育的巨大改变,从教几十年的义乌中学校长朱跃望深有体会,“由于不可避免的高考压力的存在,不讲升学率是不行的,但只讲升学率是不够的。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我们不应只看‘冷冰冰的分数’,更应关注‘活生生的人’;不应只看重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心灵。”
  “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抬头去仰望天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就是要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就是要提倡‘轻负高质’。”这是朱跃望的看法,也是义乌中学历任领导班子的坚守。
  2012年,浙江推出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简而言之,就是要减少必修,加强选修,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老师、学校,并实行选课走班,人人皆可拥有不一样的课程表。
  据朱跃望介绍,借着全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及新高考改革的契机,义乌中学对原有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功能定位,重新设置了课程体系,以生涯规划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必修和选修课程有机对接,必修课程以尊重学生意愿为原则,依据学习成绩、学生学力与潜能、当堂听课反映的接受程度差异分层教学,旨在夯实学生的学业基础和思维品质;选修课程旨在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专业倾向,强调多样化建设,并将每一门课程的名称、师资、学分、学习目的、学习内容、课时、评价依据等都详细向学生介绍,指导学生正确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
  义乌中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在义乌中学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据说为了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即便是学校白彦湖湖面无缘无故漂浮的一层藻类,老师们都没放过。面对活水湖面的不明藻类,老师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请环保部门来处理,反而将之视作一个研究课题,带领同学成立专门的课题研究组,在环保专家的帮助下,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治理方案。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湖面藻类“入侵”现象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轻负高质”,这是义乌中学课改的一贯的坚持:高三过了元宵节才开学;每周五下午放学、周日晚返校;自习内容自主支配,老师坐班但绝不上课;体育锻炼时间充足,校园活动五花八门……
  不补课,照样能拿好成绩。6月23日,浙江高考成绩揭晓,义乌中学再次成为焦点:10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一本上线率达85.9%,其中还产生了金华理科“裸分”状元、金华文科加分第一名,以及清华大学“三位一体”招生文科全省第一名。
  作为校长,朱跃望感到十分欣慰。不过,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在义乌中学,“两眼一睁,学到熄灯”等孤注一掷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抛弃,一种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的教育模式正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
  义乌中学课改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浙江省是教育部指定的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之一,在这片敢为天下先的热土上,以“选择性教育”为旨、以课程改革为切口的教育改革浪潮已经从高中蔓延至中职与义务教育。
  从“标准化”转向“多样化”,从“规定性”转向“选择性”, 从小学到高考,浙江的选择性教育改革正在形成完整体系,迈入快车道。同时,改革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有数据显示,单是2015年,以省(市、区)为单位前来浙江考察的团体,就有20余批,包括北上广在内,许多考察团甚至重复前来学习。
  
  
  涿鹿教改:逾六成受访者同意屈服现实
  东边日出西边雨。最近在教育圈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涿鹿教改失败,教科局长辞职。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后会有期!”7月初,河北省涿鹿县教育和科技局原局长郝金伦的辞职信在网上热传,由其发起并推行了两年的教育改革因300余名家长坚决反对而被全面叫停。涿鹿,这个非著名中国县城也因此在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涿鹿,河北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县城,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每年都有部分优质生源“脱逃”至附近的衡水、张家口、石家庄等地求学。涿鹿本地高考压力很大。据悉,为了维持张家口市教育局下达的升学指标,涿鹿县财政每年都需要支付近百万去高价“买学生”。
  正是带着对应试教育严重的反感和担忧,2014年,郝金伦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力推“三疑三探”教学改革。所谓“三疑三探”,最初起于中国的另一个非著名县城——河南西峡,具体是指将课堂教学分解为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最后由学生解决问题”。
  “三疑三探”教改,初衷是好的,并且从西峡的情况看,也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教改方式,为什么在涿鹿就推行不下去?这次备受争议的教育改革,在当地乃至全国教育界引发了深刻反思。
  由“2016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结果看,只有36%的受访者对涿鹿教改表示支持同情,希望其不要轻言放弃。而余下的64%中,32.7%的受访者表示,“整体的教育制度没变,小范围的教育改革就是逆水行舟”;21.3%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家长、学校的选择权在此次教改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10%的受访者则直言,“在当前的现实语境中,高考仍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孩子不是试验品。”
  “现实语境”、“孩子不是试验品”,这就是当下中国教育现状的真实图景:旁观者不难看到荒诞、扭曲;置身其中的人,却不得不在其中寻找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对于涿鹿那300多名家长而言,他们既没有充分的时间等待教育体制的改变,也没有足够的资源逃离现有教育体制,以出国留学或其他方式寻求另外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帮助他们抓住胜出机会的只有备受诟病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
  郝金伦,虽然悲情,但并非没有过错,他的错误在于太过焦虑。
  其实,焦虑的何止郝金伦一人。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在“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评分体系中,有一个拖后腿的“顽疾”——教育公平。“2016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教育公平满意度指数为58.2分,比上年增长2.2分,但依然低于60分的及格线。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教育公平的意义。
  公平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教育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对教育最大的期盼也集中在教育公平。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2016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43.2%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鼓励社会力量投入义务教育,扩大教育机会,多渠道实现均衡;37.8%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投入,弥补教学设备差距;37.2%的受访者认为不妨在教育之外想办法,例如破除农村与城市的户籍制度限制等;34%的受访者则支持财政投入向农村教育倾斜,从经费支持的源头上实现均衡。
  其实,公平一直都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词,翻阅这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2014年的“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到2015年的“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再到2016年的“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词句的变化背后,是教育朝着公平和效率的协调之路坚定迈进。
  近年来,国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国家助学制度、实施义务教育薄弱教学改造计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计划等,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教师流动、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把质量和公平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130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认定,实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不过,基本均衡不等于教育公平。“乡村弱”“城镇挤”,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无奈: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大班额问题依然严重……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容易改革的都改了,剩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推进教育公平中的“硬骨头”开出药方。
  犹记得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体亮相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用了“十个更好”来回应民生关切,排名第一的就是“更好的教育”。
  什么是更好的教育?
  更好的教育,就是人人享有、人人出彩,就是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那么,公众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又是如何看的呢?“2016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表明,“有信心”者占了近七成,比“没信心”者多了35.3个百分点。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
  
  
 
  《小康》2016年09月上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6-09-28


2016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16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16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16年04月(《小康》上旬刊)